[发明专利]新型韩国国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17256.1 | 申请日: | 2014-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金贤一;申城浩;韩范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优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A61K39/12;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石磊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韩国 国内 繁殖 呼吸 综合征 病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韩国国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virus)、利用上述韩国国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疫苗组合物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87年起,以美国的养猪地区为中心,开始传播原因不明的新型的猪疾病,该疾病复合性地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感染,并在1988年和1989年的夏天暴增。由于出现得突然,该疾病给美国养猪业带来重大损失,初期被称为猪神秘病,此后,随着分离原因病毒,并陆续进行相关的临床症状、病原性等研究,根据与繁殖障碍和呼吸感染一同呈现出的临床症状,当前在国际上被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
在韩国国内虽然没有与该疾病类似的症状的流行报告,然而从1992年开始,对该疾病进行了研究并确立了诊断方法,而且对韩国国内养猪场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确认出韩国国内也流入该疾病,并在韩国国内被感染的农场对原因病毒进行了分离。在亚洲地区,除了韩国国内之外,还有日本和台湾也有报告指出确认发生原因病毒的分离。
在出现疾病发生报告之后,由于不知其准确原因,使养猪业更陷入混乱,在1991年6月,荷兰中央兽医研究所的Wensvoort博士第一次利用猪肺泡巨噬细胞分离了原因病毒。该病毒取自荷兰中央兽医研究所所在的地名,被命名为莱利斯塔德(Lelystad)病毒,紧接着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也分离出了原因病毒,并调查其特点和病原性,结果发现以前在美国和欧洲发生过的复合性地引起繁殖障碍和呼吸感染的新型猪疾病都是由该病毒引起的。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欧洲经常被称为莱利斯塔德病毒,在美国则被称为SIRS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为具有外膜且直径为45~80nm的小球形病毒,在其表面突出有小突起。基因所在的部位中有直径为25~35nm的单链核糖核酸(RNA)基因。因耐外部环境的能力不太强,在5以下或7以上的酸度环境下,病毒感染效价减少90%以上,若在37℃下经过10~24小时、在20℃下经过6天左右,则感染效价减少10倍以上。当感染该病毒时,引起疾病的程度有很多种,其中有仅仅通过血清检测就可以判断感染程度且没有临床症状及经济损失的情况,也有给农场的生产带来20%左右的损失的严重程度的情况。
从病名也可知,繁殖障碍和呼吸疾病复合性地出现。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碍的特征在于,主要集中于妊辰107天至113天之间的妊辰末期流产、早分娩产胎儿、死产、木乃伊仔猪的发生、仔猪的断奶前死亡率激增、断奶后死亡率激增、发情周期的延迟等,这些症状主要集中于被感染的母猪和从其母猪出生的仔猪。众所周知,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碍大部分从感染初期经过6个月左右恢复感染前的状态。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疾病可以出现在整个日龄,尤其集中出现在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观察到急促的腹式呼吸、眼睑浮肿、结膜炎、喷嚏、腹泻等,还可出现短期间的体温上升或罕见地出现神经症状。呼吸疾病的特征在于,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单独感染的情况相比,细菌性、病毒性病原体的二次感染及复合感染的情况为多,且这种情况的病原性更加增幅。此外,还有在耳朵、腹部、外阴部等部位出现蓝色斑点的情况,因此在英国还被称为蓝耳病(Blueeardisease)。
以上的临床症状均为可在急性症状严重发展的情况下清楚地观察到的症状,准临床型感染或慢性的情况下几乎观察不到清楚且有特征的临床症状。慢性感染主要在断奶仔猪和育肥期中发生,在受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攻击的呼吸系统中,被细菌及病毒感染后引起鼻炎和肺炎。结果,每天的平均体重增加量降低、饲料需求率进而增加,断奶后死亡率与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前的平均死亡率相比增加2倍。染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呼吸疾病的肺在病理学上的所见表现为特征性的间质性肺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优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致优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7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