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定是否必须调节光发送接口的配置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其配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7357.9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4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G·弗罗克;O·维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0 | 分类号: | H04L1/20;H04B10/077;H04B10/079;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刘久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确定 是否 必须 调节 发送 接口 配置 方法 设备 及其 | ||
1.一种用于确定为了经由光学带通滤波器向第二设备发送光信号是否必须调节第一设备的光发送接口的配置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备具有光接收接口,所述光接收接口被配置成使得能够在载波波长被包括在所述光学带通滤波器的通带中时,接收在所述载波波长上由所述光学带通滤波器输出并且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光信号,所述载波波长和/或所述光学带通滤波器的所述通带是事先未知的,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监测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监测经由所述光信号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的码字与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对应码字之间的差异水平的进展,其中,检测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的所述码字与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对应码字之间的所述差异水平的进展的不连续性,以及通过去除所述不连续性,提取所述差异水平的连续且单调的进展;以及
-基于所述监测,确定是否必须关于所述载波波长调节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光发送接口的所述配置以匹配所述光学带通滤波器的所述通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获得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的第一码字和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对应第一码字之间的第一差异水平;
-获得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的第二码字与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对应第二码字之间的第二差异水平;以及
-当所述第一差异水平与所述第二差异水平之间的差大于第一阈值时,检测到一个所述不连续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异水平和所述第二差异水平分别与在积分周期内积分的、在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的码字与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对应码字之间的多个差异水平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实现前向纠错方案,刷新周期使所述第一差异水平的获得与所述第二差异水平的获得分离,当所述第二差异水平与解码极限之间的差低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监测设备暂时缩小所述刷新周期,所述解码极限对应于如下最大差异水平,若超过了该最大差异水平,则所述第二设备不能根据所述前向纠错方案恢复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码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所述差异水平的累积变化量;以及
-基于所述累积变化量并且基于失调信息与所述差异水平的各个累积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确定表示所述载波波长和所述光学带通滤波器的所述通带之间的失配的失调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通过分析由所述第二设备经由所述光学带通滤波器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的码字符号的信号时域形状,预先确定失调信息与所述差异水平的各个累积变化量之间的所述对应关系列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将所述信号时域形状与表示一组预定信号时域形状的信息进行比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通过以下操作预先确定失调信息与所述差异水平的各个累积变化量之间的所述对应关系列表:
-针对多种载波波长,获得表示由所述第二设备经由所述光学带通滤波器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的码字的信号强度测量值的信息;
-获得表示所述码字与期望码字之间的所述差异水平的信息;
-尝试将所述光学带通滤波器的预定衰减模型匹配到所述信号强度测量值;以及
-基于所述匹配的预定衰减模型和所获得的所述码字与所述期望码字之间的差异水平,确定失调信息与所述差异水平的各个累积变化量之间的所述对应关系列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水平对应于比特误码率或者对应于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的所述码字与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对应码字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实现前向纠错方案,所述第二设备在根据所述前向纠错方案对所接收的码字进行解码时确定所述差异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73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高楼缓降逃生器
- 下一篇:一种匀速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