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网络系统、终端管理装置、无线中继装置及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7480.0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2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浅野贵裕;木村俊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4/00 | 分类号: | H04W4/00;H04W12/08;H04W8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李铭;陈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系统 终端 管理 装置 无线 中继 通信 方法 | ||
提供一种技术,其使得只有满足安全策略的无线终端连接至公司内部网络而没有导致较大的成本增长。一种无线网络系统对公司内部网络进行配置并且包括了与设置有规定的连接信息的无线终端连接的无线接入点装置,并且在所述无线网络系统中提供一种终端管理装置,所述终端管理装置具有:判定装置,其通过不同于所述无线网络系统的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并对无线终端是否满足预定的安全策略进行判定;以及连接信息发送装置,其将连接信息发送至被判定装置判定为满足安全策略的无线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仅允许满足预定安全策略(例如,没有安全漏洞)的终端连接至无线网络系统的技术。
背景技术
智能装置(例如,智能电话或平板终端)正在得到迅速普及。这些类型的智能装置与传统个人数字助理(PDA)或传统笔记本电脑有所不同,并且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例如应用程序执行功能、通信功能、以及成像功能。因此,此类智能装置通常用于个人使用以及用于用户的工作,并随着智能装置的普及而带来了自带设备(BYOD)的普及。具体地,当在用户工作地点的公司建筑物中提供的公司内部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络(LAN)时,用户所持有的智能装置通过所述无线LAN连接至公司内部网络,并在用户的工作中进行使用。
在BYOD中,为了避免病毒入侵公司内部网络或泄露机密,通常仅允许满足预定安全策略的终端装置连接至公司内部网络。通常,智能装置通过包括在公司内部网络中的无线LAN连接至公司内部网络。因此,需要一种对应于无线网络系统(例如无线LAN)的检疫(quarantine)系统来实现用于智能装置的BYOD。检疫系统是用于检查试图连接至公司内部网络的终端装置是否满足预定的安全策略的系统。与此类检疫系统有关的现有技术包括专利文献1或非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以下情况:利用虚拟局域网(VLAN)对公司内部网络进行逻辑分割,并且所述VLAN中的每一个充当“检疫VLAN”的角色。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当终端装置连接至公司内部网络时,所述终端装置首先连接至检疫VLAN,并对所述终端装置是否满足安全策略进行检查,当所述终端装置满足安全策略时,该终端装置连接至用于工作的VLAN,从而实现对个人终端的检疫。同时,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其通过在终端中安装实时监控连接目的地的专用软件、对连接目的地是公司内部网络还是另一网络(例如通用公共线)进行识别、以及例如根据识别结果而对所述终端的通信设置进行切换(例如,在连接至公司内部网络期间防止对公司外部的网络进行访问),来防止泄露机密信息。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6-331128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Keizo HIKAWA,“MDM to Switch Work and Private Mode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Network,Basic Announced”,[在线],2012年9月10日,NikkeiBP,2013年3月21日检索,Internet<URL http://itpro.nikkeibp.co.jp/article/NEWS/20120910/42172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必须将公司内部网络分割为多个VLAN,所以该系统较为复杂,并且用于初始设置或操作的成本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在非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直到终端连接至公司内部网络时才对终端的设置进行切换,因此可利用欺骗性设置来执行与公司内部网络的连接。
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其用于仅允许满足安全策略的无线终端连接至公司内部网络,而不会导致成本的显著增加。
解决技术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7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执行对象的测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再现装置及数据再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