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由氧化应激和/或氧化还原失衡产生的病理状态的全身治疗的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18525.6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8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G.戈弘罗马尼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天然替代品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3/04 | 分类号: | A61K33/04;A61K9/16;A61K31/35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辛;吕彩霞 |
地址: | 墨西哥*** | 国省代码: | 墨西哥;MX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氧化 应激 还原 失衡 产生 病理 状态 全身 治疗 组合 | ||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1月28号提交的美国申请系列号13/751,429的部分继续申请的权益,所述美国申请系列号13/751,429是2009年8月18号提交的美国申请系列号12/543,407的部分继续申请,所述美国申请系列号12/543,407是2009年3月16号提交的美国申请系列号12/405,165的部分继续申请,所述美国申请系列号12/405,165是2003年6月18号提交的美国申请系列号10/463,765的一部分,所述美国申请系列号10/463,765要求2002年6月19号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系列号60/389,491的权益。这些申请经此引用以其全文并入本文。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由氧化应激介导的症状、综合征、病理状态和疾病相关的问题的新颖的组合物和治疗由氧化应激介导的症状、综合征、病理状态和疾病相关的问题的方法。这些病症包括癌症、AIDS、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唐氏综合征、慢性炎性疾病、神经变性疾病、继发于HIV-1感染的恶病质、继发于癌症和AIDS相关性综合征(ARC)的恶病质、和高胆固醇血症。还包括具有肠载体(entericcarrier)的活性成分的新颖的制剂。
已发现无机硫代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在药理学中和/或在最终剂型的制剂中作为防腐剂、抗氧化剂、或生物杀灭剂的广泛用途。因此,发现硫代硫酸盐在氰化物中毒、过敏病症和由在人中的金、砷、汞或铋制剂引起的药物致敏的治疗中、及在兽医学中作为氰化物解毒药、作为“一般解毒剂”及还在胃气胀中,和外用地在癣或兽疥癣的治疗中的应用。据称注射硫代硫酸钠和L-半胱氨酸或其钠盐的水溶液通常有效对抗“细菌和病毒”。授予Renoux等人的美国专利No.4,148,885公开了硫代硫酸钠和焦亚硫酸钠作为免疫刺激剂的用途,但是严格地在“用于刺激活的有机体免疫力的方法”的情况下,尽管仅提到了小鼠且仅采用了皮下施用。
亚硫酸盐也显示一些对抗造成某些寄生虫病症和感染病症的药剂的药理学活性。另外德国专利DE3419686公开了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溶液用于治疗关节炎或癫痫。WO8402527声称对于添加亚硫酸盐、酸式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和/或连二亚硫酸盐的阿霉素和道诺霉素增加的抗肿瘤活性。授予Kaplan的美国专利No.5,045,316声称离子钒化合物、硫代硫酸盐或亚硫酸盐,和任选地硒的组合物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和老人的精神综合征。但是,应清楚在现有技术中没有声称当向有需要的哺乳动物输送时,硫代硫酸盐或亚硫酸盐通过它们自身或以彼此一起的混合物和/或与硫化物化合物、硫代亚硫酸盐(thionite)化合物、或连多硫酸盐(thionate)化合物的混合物如在此公开般起作用。
应当意识到当在胃中释放时,硫代硫酸盐和亚硫酸盐二者均快速分解,以致于口服含有亚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的水溶液、片剂或胶囊不能用于将它们向哺乳动物的肠输送,除非使用肠溶衣、肠载体或其它点对点输送系统。对于连二亚硫酸盐适用完全相同的考虑,其已与阿霉素和道诺霉素组合使用(见上)。另一方面,据本申请人所尽知,当向哺乳动物输送时,硫化物化合物和硫代硫酸盐化合物既未被声称如在此公开般起作用,也未被假设能够起到此类作用。
无意受限于任何特别的假说或理论,将对于癌症、AIDS、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唐氏综合征、慢性炎性疾病和神经变性失调的病因学的现时思考进行综述,试图理解在此公开的治疗方法的令人惊喜的成功的基础。因为由本申请人发现为药理学活性的各种含硫物质都具有还原性,将特别关注两组性质之间存在关联的可能性及特别关注与细胞中的氧化-还原过程有关的研究,特别是若其集中在氧化应激或其病理表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天然替代品公司,未经新天然替代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8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