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线缆的护面、带线缆的护面的制造方法、安装部件以及带安装部件的线缆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18995.2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1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圭佑;梶原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3/04 | 分类号: | B60N3/04;A47G27/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权太白;谢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制造 方法 安装 部件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线缆的护面、带线缆的护面的制造方法、安装部件以及带安装部件的线缆。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的内部布设有将电子设备彼此连接的束线。作为该束线,有在比车内的地板护面(floorcarpet)靠下方布设的例子(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束线在地板护面和在其下方设置的下边梁之间布设。
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下边梁(rockerpanel)、地板护面以及束线通过护面紧固件而相互固定。在该护面紧固件上形成有线束保持部、卡定突起以及插入部。
线束保持部具有与所谓联接带同样的构造,卷绕成束线并保持它。插入部插入于在下边梁形成的安装孔而卡定。在卡定突起上沿突起方向形成有多个卡定凸缘,该卡定凸缘相对于在护面形成的卡定孔可挠变形并插入,并通过恢复力返回到原来的形状,在一个卡定凸缘卡定突起卡定于卡定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1-2131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作为具有挠性的部件,树脂被广泛地使用。并且,作为具有这样的挠性的树脂,能够使用塑料等的相对较硬的材料。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护面紧固件如果采用这样的树脂,则通过该护面紧固件与其他部件碰撞而招致噪音。尤其是,由于在车体的下部易于传递随着路面的凹凸的振动,因而易于产生噪音。并且与相对较硬的树脂的碰撞招致紧固件和其他部件的磨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噪音以及磨损的带线缆的护面。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的带线缆的护面的第一实施方式具备:护面,在车内的地板上设置;线缆,在与所述车内相反一侧沿所述护面布设;以及安装部件,通过对无纺布进行热压而成型为包含凹部和一对翼部的形状,且所述一对翼部在夹持所述线缆的中心轴的位置分别固定于所述护面,所述凹部与所述一对翼部一体地连结,并从与所述护面相反一侧覆盖所述线缆。
本发明涉及的带线缆的护面的第二实施方式为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线缆的护面,在所述护面在夹持所述线缆的所述中心轴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所述凹部的两端部分别贯通所述一对贯通孔,在所述车内侧分别与所述一对翼部连结,所述一对翼部在所述车内侧固定于所述护面。
本发明涉及的带线缆的护面的第三实施方式为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线缆的护面,所述一对翼部在与所述车内相反一侧固定于所述护面。
本发明涉及的带线缆的护面的第四实施方式为涉及从第一到第三中的任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线缆的护面,所述无纺布具有多个基本纤维和将所述基本纤维彼此固定的热塑性的粘结树脂,所述一对翼部经由所述粘结树脂固定于所述护面。
本发明涉及的带线缆的护面的第五实施方式为涉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带线缆的护面,所述护面包含热塑性的第二粘结树脂,所述一对翼部通过所述粘结树脂和所述第二粘结树脂而固定于所述护面。
本发明涉及的带线缆的护面的第六实施方式为涉及第四或第五的实施方式的带线缆的护面,所述一对翼部通过超声波熔敷而固定于所述护面。
本发明涉及的带线缆的护面的制造方法为制造涉及从第一到第六中的任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线缆的护面的方法,并具备:所述凹部以覆盖所述线缆的状态将所述线缆临时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件的第一步骤;以及在执行所述第一步骤后,将所述一对翼部固定于所述护面的第二步骤。
本发明涉及的安装部件为能够相对于在车内的地板上设置的护面从与所述车内相反一侧安装线缆的安装部件,具有通过对无纺布进行热压而成型的包含凹部和一对翼部的形状,所述一对翼部能够在夹持所述线缆的中心轴的位置分别固定于所述护面,所述凹部与所述一对翼部一体地连结,并从与所述护面相反一侧覆盖所述线缆。
本发明涉及的带安装部件的线缆为能够相对于在车内的地板上设置的护面从与所述车内相反一侧安装的带安装部件的线缆,并具备线缆和临时固定于所述线缆的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具有通过对无纺布进行热压而成型的包含凹部和一对翼部的形状,所述一对翼部能够在夹持所述线缆的中心轴的位置分别固定于所述护面,所述凹部与所述一对翼部一体地连结,并从与所述护面相反一侧覆盖所述线缆。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89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微米孔的网状薄膜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悬挂式升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