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制热交换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9222.6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3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水野晃宏;松井德纯;和田优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涂表面处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40 | 分类号: | C23C22/40;B05D7/14;B05D7/24;C23C22/44;F28F1/32;F28F13/18;F28F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马铁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制 热交换器 表面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制热交换器的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铝制热交换器,从提高热交换功率的观点出发,通常,为了尽可能使其表面积变大,以很窄的间隔配置有多个翅片并且在这些翅片中配置有错综复杂的制冷剂供应用管道。对这样的复杂结构的热交换器,如果大气中的水分作为凝结水而附着于翅片、管道(以下,称为“翅片等”。)的表面,则有时该凝结水会在翅片等表面长时间滞留。在该情况下,局部性地形成氧浓差电池,导致腐蚀反应进行,结果会产生白锈。
相对于此,以往,作为提高铝材表面的耐蚀性的技术,已知使其表面与化成处理剂接触而形成化成皮膜的方法。例如,作为可应用于铝制热交换器用翅片的化成处理剂,提出了含有锆化合物、钛化合物、钒化合物和聚乙烯醇的化成处理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技术,可认为通过在金属基材表面涂布化成处理剂,能够提高其耐蚀性。
此外,近年来,关于铝制热交换器,除了耐蚀性的提高以外,耐黑变性(以下,称为“耐湿性”)的提高也受到重视。在此,耐蚀性的标识为白锈,而相对于此,耐湿性的标识为黑变。白锈是因氧、水和氯离子等腐蚀因子而产生的腐蚀现象,而相对于此,黑变是因氧、水和热的存在而产生的腐蚀现象。
另外,如果形成于铝制热交换器表面的化成皮膜的耐蚀性和耐湿性不充分,则附着于翅片等的表面的水分引起铝表面的腐蚀进行,产生白锈和黑变。随之,无机成分增加,其自身会产生臭气或吸附臭气。尤其,对于用于空调的热交换器,臭气的产生是重大问题。通常,热交换器中,在化成皮膜上形成有亲水性皮膜,但来源于腐蚀的无机臭,用该亲水性皮膜无法抑制。因此,为了抑制臭气,不可缺少的是,通过提高由化成处理剂形成的化成皮膜的耐蚀性和耐湿性来抑制铝表面的腐蚀。
另外,已知利用锆化合物和钒化合物等金属以及含有聚乙烯醇的亲水性皮膜形成成分,在铝制热交换器表面形成亲水皮膜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和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14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45362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0/02218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对铝制热交换器的耐蚀性和耐湿性要求更进一步提高。然而,目前,专利文献1的技术关于铝制热交换器的耐蚀性和耐湿性方面不能说是足够的。另外,专利文献1的技术对耐湿性没有进行任何研究,不是以提高耐湿性为目的的技术。
此外,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的技术均为对在化成皮膜上形成的亲水性皮膜应用技术,主要是以提高铝制热交换器的亲水性为目的的技术,与本发明的技术有很大不同。
本发明鉴于上述内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与以往相比能够对铝制热交换器赋予优异的耐蚀性和耐湿性且能够抑制臭气的铝制热交换器的表面处理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制热交换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含:
(a)通过化成处理剂对所述铝制热交换器的表面进行处理,从而在所述铝制热交换器表面形成化成皮膜的工序,
(b)使在所述(a)工序中在表面形成了化成皮膜的所述铝制热交换器,与含亲水性树脂的亲水化处理剂接触的工序,
(c)对在所述(b)工序中与所述亲水化处理剂接触的所述铝制热交换器进行烘烤处理,从而形成亲水化皮膜的工序;
所述化成处理剂含有选自由锆、钛和铪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A)、
钒元素(B)、
树脂(C),
所述树脂(C)包含由聚乙烯醇和其衍生物中至少一方构成的聚乙烯醇系树脂(C1),
所述金属元素(A)的质量基准合计含量(Wa)相对于所述钒元素(B)的质量基准含量(Wb)的比值(Wa/Wb)为0.1~15,
所述金属元素(A)和所述钒元素(B)的质量基准合计含量(Wa+Wb)相对于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C1)的质量基准合计含量(Wc1)的比值((Wa+Wb)/Wc1)为0.25~15。
所述树脂(C)进一步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离子交联性聚合物(C2),
所述金属离子交联性聚合物(C2)的质量基准合计含量(Wc2)相对于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C1)和所述金属离子交联性聚合物(C2)的质量基准合计含量(Wc1+Wc2)的比值(Wc2/(Wc1+Wc2))优选为0.4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涂表面处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日涂表面处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9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
- 下一篇:电刷扣片及具有该电刷扣片的电机端盖、电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