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色带电的倍半硅氧烷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9437.8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R·奥尔莱恩;G·贝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04 | 分类号: | C08G77/04;C07F7/02;G02F1/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刘娜,刘金辉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色 带电 倍半硅氧烷 | ||
本发明涉及适合在电泳装置中作为带电有色颗粒的化合物,也涉及包含这些化合物的电泳装置。
电子纸(也称为e-纸或电子墨水)属显示技术的范畴,其经设计以便模拟普通墨水在纸张上的外观,但所述纸张可以电子手段进行书写及擦除。电子纸的应用包括电子价格标签、公车站的时刻表、移动电话显示器和能够显示书的数字形式的电子阅读器和电子纸杂志。
电子纸通过利用外加电场重新排列带电有色颗粒而形成可见图像。例如,Comiskey等人Nature 1998,394,253至255页中描述一种称为垂直电泳显示(electrophoretic display;EPD)的显示技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技术使用具有透明外壳并经分散于着色(油蓝(Oil Blue)N)介电流体中的许多轻微带负电的白色二氧化钛微颗粒填充的微胶囊。所述微胶囊分散于载体(可UV固化的尿烷)中,随后再涂布于透明导电膜(聚酯上的铟锡氧化物)上。接着将由经银掺杂的聚合墨水印制的后电极施加至显示层。向一个或多个后电极施加正电荷导致轻微带负电的白色二氧化钛微颗粒迁移至所在处微胶囊的底部,从而迫使着色介电流体到达表面,并产生该像素一个黑色的外观。颠倒电压则具有相反的效果。
尽管当前存在足以模拟普通墨水在纸张上的外观的黑色和白色电子纸,但开发效仿有色油墨于普通纸张上的全色彩电子纸仍是热切的研究领域。
全色彩电子纸可如下产生:a)通过以三原色红色、绿色和蓝色调整相加式系统中的光(RGB-技术),b)通过利用具有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消减系统(CMY-技术)或c)通过利用消减/相加式混合系统(该系统在协作“双三原色系统”中采用RGB和CMY两种三原色)(J.Heikenfeld等人Journal of the SID,2011,19/2,129至156)。
两种技术(RGB-技术或CMY技术)皆需将带电有色颗粒分散于介电流体中,其中所述带电颗粒显示狭窄的尺寸分布,且因此会形成均匀分散体。
例如,当采用CMY技术时,带电有色颗粒应具有介于约1nm至100nm的范围的尺寸。当在视频应用中采用CMY技术时,宜使用粒度尽可能最小的带电有色颗粒,因为粒度的减少会导致图像的切换频率增加。
WO 2007/147742描述一种具有下列通式的有色化合物或其盐:
其中
A和A’各彼此独立为C1-C4烷基;
CAGE为式IA结构部分:
其中星号(*)分别表示与上述
所示基团结合的键,
D为发色结构部分,条件是式I分子中所有8个结构部分D皆相同;
E为**–C(R3a)(R3)-C(H)(R3b)-**和/或
其中双星号(**)分别表示结合键,且其中R3、R3a和R3b各彼此独立为氢或者未经取代或经取代的C1-C12烷基;
L为呈直链或支链的未经取代或经取代的C1-C25亚烷基,该亚烷基可附接*,和/或被选自由-O-、-S-、-N(R4)-、-CO-、-O-CO-、-CO-O-、-N(R4)-CO-、-CO-N(R4)-和亚苯基组成的群的基团的至少一个间隔,其中R4为氢或者未经取代或经取代的C1-C12烷基;
X为–NR5-或–O-;和
R5为氢或者未经取代或经取代的C1-C12烷基。
该类有色倍半硅氧烷(silsequioxane)作为着色剂、颜料和染料使用。
WO2007/048721描述官能化颗粒作为电泳显示颗粒的用途,其中所述官能化颗粒为SiO2、Al2O3或混合SiO2和Al2O3颗粒,所述颗粒包含在表面上与氧原子共价结合的式(1)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9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近视多功能台灯
- 下一篇:一种锥栗大小分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