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材的连接用滑动工具及使用该工具的面材的铺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9470.0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佳伸;黑川裕司;桥本隆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他喜龙工程株式会社;他喜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63/30 | 分类号: | B29C63/30;E03F3/04;E03F7/00;E04G21/18;F16L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方应星,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滑动 工具 使用 铺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材的连接用滑动工具及使用该连接用滑动工具的面材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老化的下水道管等已有管道的修补结构,使用衬里部件在整个面覆盖已有管道的内表面的已有管道的修补结构被大量提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
其中,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案是使用流路设施修复用块体进行施工的方案,该流路设施修复用块体通过组装来构成管状、方形或马蹄形的筒状体,并使用塑料来一体形成构成内周面的内面板和立起设置在该内面板的周缘的外周板。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案是如下的方案:在已有管路内,配置大致沿着该已有管路内表面的中空骨架状加强部件,在该加强部件的内侧,沿已有管路的筒长方向以及周向分别连续安装多个内面部件并组装成筒状,并且在已有管路的筒长方向上相邻的内面部件彼此在彼此的端面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跨越双方的内面部件配置的内面部件连接部件相互连接,并在内面部件和已有管路内表面之间填充硬化性填充部件。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案中,由于为了使用合成树脂制的块体而需要昂贵的模具,因此成本提高,并且多个块体的组装需要大量的劳力。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案虽然解决了随着已有管路的修补长度加长,要使用内面部件和嵌合部件在筒长方向上连续的部件时的输送上或制造设备上、制造现场的设置空间等问题,但是,在已有管路内配置中空骨架状的加强部件时,为了将由多个部件构成的加强部件组装在已有管路内,需要大量的劳力,另外,内面部件也数量众多,为了将内面部件卡定到同样数量众多的嵌合部件中,需要大量的的劳力。
另一方面,鉴于这样的实情,作为使用经济的部件,节省部件的组装劳力而使设置作业简便化,且在作业完成后也长时间具有耐久性的已有管道的修补结构,以下的结构被提出,其包括:沿着已有管道的内周面的周向在管轴方向上空出规定间隔配置的刚性环;以跨越这些刚性环的内侧的方式,在管轴方向上具有在刚性环的周向上空出规定间隔配置的、在已有管道的中心侧空出规定间隔形成的缺口的刚性直材;以及具有与该刚性直材的缺口相对应的突条的带状合成树脂制内面部件,通过将所述合成树脂制内面部件的突条嵌入到刚性直材的缺口,沿着已有管道的内周面的周向且在管轴方向上无间隙地依次配置合成树脂制内面部件,并将硬化性填充部件填充到已有管道和合成树脂制内面材之间产生的空隙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但是,由于合成树脂制内面部件沿着已有管道的内周面的周向配置,因此存在不能在管轴方向上不产生凹凸地高精度地配置内面部件,随着已有管路的修补长度加长,内面部件的配置耗费劳力这样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实情,本案申请人以前提出过简化内面部件的设置作业,并且在作业完成后也长期具有耐久性的内面部件及使用该内面部件的管的内层结构(日本专利申请2012-217387)。
使用该内面部件的管的内层结构由以下结构组成:如图8(a)~(c)所示,(1)使在各内面部件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上所形成的槽11内形成的面材嵌合爪12和与突条21相对地形成的面材连接部件嵌合爪22分别嵌合,而将在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带状的内面部件1彼此连接,突条21平行地形成于跨越双方的内面部件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配置的内面部件连接部件2;以及如图8(d)所示,(2)使在一个内面部件1A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上所形成的槽11内形成的面材嵌合爪12与在另一内面部件1B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上所形成的突条13上形成的面材嵌合爪14嵌合,而将在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带状内面部件1A、1B彼此连接。但是,在(1)的情况下,存在使各内面部件1的面材嵌合爪12与内面部件连接部件2的面材连接部件嵌合爪22分别嵌合而将内面部件1彼此连接的作业耗费劳力,并且难以确保面材嵌合爪12和面材连接部件嵌合爪22的嵌合作业的可靠性这样的问题,另外,同样地,在(2)的情况下,存在使各内面材1A、1B的面材嵌合爪12、14彼此嵌合而将内面部件1A、1B彼此连接的作业耗费劳力,并且难以确保面材嵌合爪12、14彼此的嵌合作业的可靠性这样的问题。
并且,同样的问题除了在使用上述内面部件的管的内层结构中存在以外,例如,在以下结构中也同样存在:混凝土结构的槽的内壁面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中的、通过使在各内面材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上所形成的槽内形成的嵌合爪和与突条相对地形成的嵌合爪分别嵌合而对在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带状的内面部件进行连接的结构等使嵌合爪嵌合而将面状部件(在本说明书中,包含上述内面部件在内,简称为“面材”)彼此连接的结构,其中,所述突条平行地形成于跨越双方的内面部件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配置的内面部件连接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他喜龙工程株式会社;他喜龙株式会社,未经他喜龙工程株式会社;他喜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9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
- 下一篇:冲击机构活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