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进气增压系统和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及相关联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20225.1 | 申请日: | 2014-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2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G.霍德伯格;S.波蒂厄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电机控制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F02B3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段志超 |
地址: | 法国瑟吉圣***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增压 系统 排放 气体 再循环 相关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备有排放气体再循环(英文为“ExhaustGasRecirculation(EGR)”)回路的内燃机、特别是用于驱动机动车的发动机的领域,所述发动机尤其是其排放气体再循环回路应用在至少一个专用气缸上的发动机。换句话说,专用气缸的出口直接与气体再循环回路的入口连接。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使排放气体的一部分向进气再循环(尤其是在发动机小荷载的时候),以减少污染性排放的量或燃料消耗。
对于每种类型(按照所用的技术、功率、调节等区分)的发动机,再循环比率的可接受范围随发动机的参数(转速、温度等)变化。超过可接受范围会导致发动机效率的损失,因此无论发动机的配置如何都应当能够改变再循环比率。为此,已知在专用气缸进气处引入阀。由此,通过关闭位于专用气缸进气处的阀,只有非专用气缸、即其他气缸才被使用,这允许避免气体再循环并因此避免与再循环关联的发动机效率损失。然而,在专用气缸进气处引入该阀会由于进气处没有气体而在专用气缸处产生大的负压,这会由于泵送而导致损失。此外,如果发动机仅以部分气缸来运行并尤其是冷运行,这会导致额外的振动,并使得必须添加缓冲块(静音块)装置并且/或者重新设置包括气缸活塞和连杆的运动部件的尺寸。
在包括涡轮增压机的发动机的情况下,涡轮增压机的涡轮仅被发动机的非专用气缸驱动,这对于发动机的性能会是有损害性的。实际上,涡轮不能利用专用气缸的排放气体以被这些排放气体驱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帮助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在于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气体过剩供给和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增压回路,该回路包括用于由来自于发动机的至少一个第一气缸的排放气体驱动的涡轮增压机;
-用于至少一个第二气缸的排放气体的再循环回路;
-排放气体引导设备,该设备与所述两个回路连接,并用于与发动机的排气管路连接,以控制在增压回路、再循环回路和发动机的排气管路之间联通的排放气体的量。特别地,该引导设备布置在发动机气缸的出口处。
特别地,第一气缸为非专用于气体再循环、即不与排放气体再循环回路直接连接的气缸;第二气缸为专用于排放气体再循环、即与排放气体再循环回路直接连接的气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气体引导设备在涡轮增压机的排出管道处与增压回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额外的方面,排放气体引导设备包括:
-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该阀包括主体,该主体限定主管道和辅助管道,其中所述主管道用于一方面与至少一个第二气缸的出口连接、另一方面与气体再循环管道连接,所述辅助管道敞开至所述主管道,所述再循环阀还包括用于将排放气体引向主管道的出口或辅助管道的装置,其中所述主管道的出口用于与所述气体再循环回路连接,
-排出阀,该阀包括空腔,该空腔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与和第一气缸的出口连接的管道连接,第二开口用于与排气管路连接,而第三开口则与再循环阀的辅助管道连接,该排出阀还包括用于分别阻闭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口的第一和第二装置,以控制辅助管道与和第一和第二开口连接的管道之间的联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额外的方面,再循环阀的排放气体引导装置包括活动活门,该活门能够在阻止主管道与辅助管道联通的完全再循环位置和阻闭主管道、允许主管道与辅助管道联通的第二位置之间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额外的方面,该系统还包括空气冷却器,该空气冷却器用于位于发动机气缸进气上游和气体再循环回路的下游,所述冷却器被配置为冷却并混合在入口处接收的气体并向发动机气体传送经冷却和混合的气体。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符合本发明的系统的方法,其中,管理排放气体引导设备,以控制增压回路、再循环回路和发动机的排气管路之间联通的气体的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发动机参数来管理排放气体引导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额外的方面,气体引导设备的管理包括管理再循环阀的排放气体引导装置和管理排出阀的第一和第二阻闭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包括这样的步骤,在该步骤中,引导装置将气体引向主管道,并且第一阻闭装置关闭排出阀的第一开口,以使得增压回路和气体再循环回路相互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电机控制系统公司,未经法雷奥电机控制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0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