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存预定剂量液基物质尤其是纯净或稀释动物精液的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0586.6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8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E·施米特;J-C·戈尔热 | 申请(专利权)人: | IMV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19/02 | 分类号: | A61D1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法国圣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存 预定 剂量 物质 尤其是 纯净 稀释 动物 精液 细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预定剂量的液基物质、尤其是纯净或稀释过的动物精液的保存;本发明特别是涉及用以进行这种保存的细管。
背景技术
已知这种细管具有管体和布置在管体中的阻塞件。阻塞件通常是与英国专利669 265相对应的法国专利995 878中最初描述过的三部分类型的阻塞件,即该阻塞件由用纤维物料制的两个塞形成,用纤维物料制的两个塞围持粉料,粉料可与液体接触而转变成不可渗透的糊状物或胶凝体,糊状物或胶凝体附着于管壁,以使阻塞件对于液体是密封的。
法国专利申请2 824 255和2 824 256提出类似的但改进过的阻塞件。
还已知另一种阻塞件,例如,由欧洲专利申请0 873 726提出的由疏水微孔材料制的单体圆柱体形成的阻塞件、或者由PCT专利申请WO 2010/070533提出的由烧结的自动密封微孔材料制的单体圆柱体形成的阻塞件。
在初始状态,阻塞件布置于管体端部之一的附近,设置成在灌装状态下,应当保存在细管中的液态物质剂量布置在阻塞件与管体的另一端部(即离阻塞件最远的端部)之间。
为了灌装细管,使离阻塞件最近的端部与真空源相连通,而使管体的最远端部与装有待输入到细管中的物质的容器相连通。
阻塞件与管体的最远端部之间最初含有的空气穿过阻塞件被抽吸出,而物质渐进到管体中直至接触阻塞件。
必要时,细管在其一个端部或两个端部附近被熔接,并将细管进行冷藏。
为了排空细管,必要时,在切割熔接端部分并解冻之后,由离阻塞件最近的端部插入杆到管体中,该杆支承到阻塞件上。利用该杆,使阻塞件像活塞一样向离阻塞件最远的端部滑动,从而引起已输入到细管中的物质剂量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这种能与其他细管区分开的细管。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保存预定剂量的液基物质的细管,细管具有管体和能透气的但液密的阻塞件,所述阻塞件邻近管体的一端部布置在管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件具有磁性元件,磁性元件构造成使得细管会追随与管体在阻塞件处对齐、然后在水平面上移动的磁铁而动。
反之,其阻塞件没有任何磁性元件的普通细管对磁铁不敏感,因而在移动磁铁时仍保持在位。
可以观察到,为细管的阻塞件配置磁性元件比较简单和经济,并且简单的磁铁就足以识别所存在的细管是普通细管还是不同于普通细管的一种细管。
根据以下实施起来特别简单、方便和经济的优选特征:
-所述阻塞件由用纤维物料制成的两个塞形成,所述两个塞围持粉料,粉料能与液体接触而转变成不能渗透的糊状物或胶凝体,不能渗透的糊状物或胶凝体附着于管壁,以使阻塞件对液体密封,其中所述磁性元件具有所述粉料;
-所述粉料包含有铁氧体粉FeO4;
-所述粉料包含有体积百分比为15%至25%之间的铁氧体粉FeO4;
-所述铁氧体粉FeO4与所述粉料的其余部分具有相同的粒度;
-所述粉料由所述铁氧体粉FeO4和由遇水聚合材料粉形成;
-所述遇水聚合材料粉是藻朊酸盐;
-所述磁性元件具有磁性线;和/或
-所述阻塞件由编织纤维物料制的两个塞形成,编织纤维物料制的这两个塞围持粉料,粉料能与液体接触而转变成不能渗透的糊状物或胶凝体,不能渗透的糊状物或胶凝体附着于管壁,以使阻塞件对液体密封,其中编织纤维物料制的所述两个塞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磁性线。
本发明还旨在一种细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细管识别方法包括选择如符合前述细管的细管的步骤、将所述细管布置在水平面上的步骤、在所述水平面上将磁铁与管体在阻塞件处对齐地布置的步骤、以及在所述水平面上移动磁铁且观察所述细管是否追随磁铁而动的步骤。
附图说明
现在,通过参照附图对下面作为非限制性的示意方式给出的实施例的说明,继续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细管的纵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2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细管在布置于阻塞件附近的磁铁移动时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的细管(paillette)10具有管体11和阻塞件12。
管体11通常用塑料材料挤压成型,其内径例如为1.6毫米或2.5毫米,长度约为133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MV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IMV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0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架输送和铺展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根据解剖特征对内窥镜的机器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