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复合材料及其前驱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2089.X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9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洪辰宗;林季延;黄安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立凯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7 | 分类号: | H01M4/1397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王芝艳;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溶液 锰化合物 复合材料 前驱物 生成物溶液 铁化合物 锂化合物 电池 磷酸 制备 热处理过程 热处理 成品粉末 持续反应 电池电性 去离子水 团聚 表现 | ||
一种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步骤:提供铁化合物、磷酸、锰化合物、锂化合物及碳源;将铁化合物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再加入磷酸并进行搅拌,以形成第一磷酸溶液,于第一磷酸溶液中加入第一定量的该锰化合物,使该锰化合物与该第一磷酸溶液持续反应一第一时间,以形成该第一生成物溶液;以至少该第一生成物溶液、碳源及锂化合物进行反应,以生成前驱物;以及对前驱物进行热处理,以生成电池复合材料,化学式为LiFexMn1‑xPO4,其中x>0,其可避免成品粉末于热处理过程中发生团聚效应,进而提高电池电性表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制备方法,尤指一种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电子产品孕育而生,而为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许多电子产品均朝轻巧、可携带的方向发展。例如,可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可携式测量仪器、可携式医疗器材、电动脚踏车及电动手工具等领域,皆需要使用可携式能源,作为其驱动的来源。在可携式能源中,以电池最具安全、轻巧且方便等特性而广为大众使用。
此外,随着永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等观念的提倡,电动汽机车亦被视为可减少空气污染及解决石油短缺而受到重视。由于现行电动车主要仰赖充电电池作为能源供给,故提高电池电性及循环寿命亦成为该领域目前着重的课题之一。
现行众多的电池当中,以锂离子电池较具发展潜力,其包括高体积比电容、可重复充电且循环充放良好等特性而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其中,又以磷酸锂铁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最受瞩目。以磷酸锂铁(LiFePO4,简称LFP)作为正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大电流、循环寿命长、抗氧化、抗酸蚀等优点,且于充放电的过程中不会释放出氧气,没有爆炸的风险存在,故被认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
然而,现有制备磷酸锂铁化合物的方法,于热处理过程中,磷酸锂铁粒子之间易发生团聚效应,造成磷酸锂铁粉末的粒径增大,导致电池电性下降。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提高电池电性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实为目前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锰源扩散进入铁源的方式,避免成品粉末之间于热处理过程中发生团聚效应,以解决现有制备磷酸锂铁化合物的过程中,因成品粉末粒径增大导致电性下降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锰源扩散进入铁源的方式,使锰原子环绕并包覆铁原子,有助反应的进行,且可避免成品粉末于热处理过程中发生团聚效应,进而达到提高电池电性表现的优点。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铁源粒径的选择以及锰源比例的配置,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备出具有理想电性表现的电池复合材料。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步骤:(a)提供铁化合物、磷酸、锰化合物、锂化合物及碳源,其中该磷酸的化学式为H3PO4;(b)将该铁化合物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再加入该磷酸并进行搅拌,以形成第一磷酸溶液,于该第一磷酸溶液中加入第一定量的该锰化合物,使该锰化合物与该第一磷酸溶液持续反应一第一时间,以形成该第一生成物溶液;(c)以至少该第一生成物溶液、该碳源及该锂化合物进行反应,以生成前驱物,该碳源为糖类、有机化合物、聚合物或高分子材料;以及(d)对该前驱物进行热处理,以生成该电池复合材料,该电池复合材料的化学式为LiFexMn1-xPO4,其中x大于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立凯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立凯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20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