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纳米颗粒分散体、金属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以及接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2973.3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2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圭一;三好宏昌;樋之津崇;栗田哲;河野佳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0 | 分类号: | B22F9/00;B22F1/02;H01B1/00;H01B1/22;H01B13/00;H01R43/00;B22F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纳米 颗粒 散体 制造 方法 以及 接合 | ||
1.一种金属纳米颗粒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碳原子数为8以上的胺A覆盖的金属纳米颗粒、和
用于分散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散介质,
所述分散介质包含胺B,所述胺B为碳原子数为7以下的伯胺、仲胺或叔胺、且为直链的烷基胺或链烷醇胺,
相对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100质量份,包含0.1~1质量份所述胺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金属包含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胺A为辛胺,所述胺B为选自三乙醇胺、二乙醇胺、丁胺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金属纳米颗粒分散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工序:
使碳原子数为8以上的胺A附着于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以及,
向用于分散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散介质中添加胺B的工序,所述胺B为碳原子数为7以下的伯胺、仲胺或叔胺、且为直链的烷基胺或链烷醇胺,
所述分散介质中,相对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100质量份,包含0.1~1质量份所述胺B。
6.一种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分散体的接合材料接合多个被接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29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