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颅骨变形矫正头盔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4186.2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3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秀则;蓝原康雄;杉山久幸;松本徹;甲斐和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野兴业;株式会社AI-METNEO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0 | 代理人: | 胡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颅骨 变形 矫正 头盔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矫正婴儿颅骨变形的颅骨变形矫正头盔以及这种颅骨变形矫正头盔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作为婴儿颅骨变形例如斜头畸形(颅骨不是左右对称形状,而是向一侧严重倾斜的畸形形状)、短头畸形(颅骨的前后方向尺寸明显较小的畸形形状)和长头畸形(颅骨的前后方向尺寸明显较大的畸形形状)的治疗方式,采用了给婴儿颅骨戴上颅骨变形矫正头盔以在矫正变形方向上引导颅骨的生长。因而,作为用于这种治疗方式的颅骨矫正头盔,下述专利文件1公开了一种颅骨变形矫正头盔,其具有非发泡合成树脂制的外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面上的发泡合成树脂制的内衬。在该壳体上形成有多个通风用通孔。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JP-A-2003-53243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而根据本发明人的经验,在专利文件1所公开的传统颅骨变形矫正头盔中有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允许壳体保持必要的强度和硬度通常需要壳体厚度达到相当厚(10-15mm左右),由该厚度造成颅骨变形矫正头盔变得很重。颅骨矫正治疗希望在婴儿颅骨未生长时即在出生后相对较早的时间如出生后4个月内开始。但在出生后相对较早期间内婴儿的脖子也未成熟,不希望戴上很重的颅骨变形矫正头盔。第二,虽然期望根据每个婴儿的待矫正颅骨形状分别将壳体成形为所需要的形状,但在采用所谓的单品定制场合下制造所耗费的时间和制造成本显著增加。
鉴于以上事实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第一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新颖改进的颅骨矫正头盔,其尽管壳体具有必要的强度和硬度但仍然做到了足够轻。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课题是提供新颖改进的颅骨矫正头盔的制造方法,其即使在采用所谓单品定制的情况下也可以足够快速和廉价地制造尽管壳体保持所需的强度和硬度但仍然做到了足够轻的颅骨变形矫正头盔。
解决问题的方式
通过深入研究和原型实验,本发明人等已发现能如此实现上述第一技术课题,例如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来成形壳体,从而使壳体的相对密度(相对于壳体是实心且不含空隙的状态的密度的密度)处于90%至98%。
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作为用于解决上述第一技术课题的颅骨变形矫正头盔提供一种颅骨变形矫正头盔,其包括非发泡合成树脂制的外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面上的发泡合成树脂制的内衬,其中该壳体的相对密度为90%至98%。
最好在壳体外周缘形成壁厚增大的厚壁加强部。最好在壳体中形成多个通风用通孔。该壳体的肖氏D硬度优选为70至85并且内衬的球回弹性(ASTM D3574)小于或等于1%。该壳体最好在其对应于颅骨顶部的部位有开口且整体呈环形。以下是优选实施例:在该壳体中形成从上边缘向下边缘延伸的缝隙。从厚度方向的内部起延伸出的突出片布置在该缝隙的一侧边缘处,而陷入凹部对应于突出片地在厚度方向的内侧部设置在该缝隙的另一侧边缘处。在突出片的表面和陷入凹部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可分离联接的相互联接机构。当突出片位于陷入凹部中且所述突出片和陷入凹部通过相互联接机构相互联接时,壳体表面上的缝隙的两侧区域是光滑连续的。
本发明所面对的上述第二技术课题可通过借助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壳体来克服。
即,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作为解决上述第二技术挑战的方法提供一种用于解决第一技术课题的颅骨变形矫正头盔的制造方法,包括:
基于待矫正颅骨的、由待矫正颅骨的扫描数据导出的外形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来成形壳体;以及
然后将该内衬布置在该壳体的内面上。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颅骨变形矫正头盔中,由非发泡合成树脂成形得到的壳体不是实心且不包含空隙的壳体,而是具有90%至98%的相对密度的壳体。因此,虽然该壳体保持必要的强度和硬度,但仍然做到了足够轻。尤其是在壳体外周缘处形成壁厚增大的厚壁加强部情况下能够保持足够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基于待矫正颅骨的外形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来成形壳体。因此,能够在无需价格较高的模具情况下足够快速廉价地制造这样的颅骨变形矫正头盔,虽然壳体保持必要的强度和硬度,但其仍然做到了足够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成的颅骨变形矫正头盔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野兴业;株式会社AI-METNEO,未经株式会社大野兴业;株式会社AI-METNEO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4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