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触板、安全传感触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防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4317.7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4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多梅尼科·克莱门特;乌尔夫·巴仁斯晨;尚塔尔·赛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博标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40 | 分类号: | E05F15/40;E05F15/46;H01H3/14;F16P3/12;H03K17/955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德国林道***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触板 外电极 内电极 变形 间隔器 闭合元件 防夹装置 同心方式 电极 介电性 障碍物 中间腔 触觉 注满 绝缘 近似 施加 隔离 外部 汽车 制造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触板(10),用于尤其是汽车(220)的用于识别闭合元件(220)的运动范围(221)内的障碍物(210)的装置。所述安全触板(10)包括内电极(20)、以近似同心方式以某个距离(D)围绕所述内电极(20)的外电极(30)和位于所述外电极(30)和所述内电极(20)之间的注满空气且具有介电性的中间腔(40)。此外,所述安全触板(10)还包括间隔器(50),其在横向于纵向上可以变形。所述间隔器(50)将所述两个电极(20、30)相互隔离且绝缘。所述外电极(30)可因外部施加的力(L)而变形。所述外电极(30)的变形可以让所述内电极(20)和所述外电极(30)至少部分互相接触。此种安全触板(10)也被称为触觉式安全触板(10)。
技术领域
此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触板,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防夹装置的安全触板。
这种安全触板包括内电极、外电极和中间腔。所述外电极在某种程度上同心地以某个距离围绕所述内电极。所述外电极和所述内电极之间的中间腔绝缘且介电。所述外电极可因外部施加的力而变形。所述外电极的变形能够让内电极和外电极至少部分互相接触。
这种安全触板应用于汽车的闭合元件,如应用于电动滑动门或者电动的窗和活门的区域内,例如,后备箱盖和后备箱门以及活动天窗。所述安全触板是防止物体或者身体部位在闭合元件的关闭过程中被夹住的防护装置的一部分。所述安全触板当然也可以与其他电动闭合元件(如窗或门)一起使用。
背景技术
应用了此类安全触板的防夹系统原则上分为触觉和电容防夹系统。在触觉防夹系统中,安全触板肯定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这样可以使得两个电极互相接触。这种方式会对安全触板预施一定的压力,而这在发生身体部位被夹的情况时不利。忽略此项缺点,为防夹装置配设实现触觉切换功能的安全触板,可以在例如电容切换功能停止运转时继续确保防夹装置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防止物体被夹,如:木头或者塑料,其对不易获知的安全触板的电容改变产生影响。
相反,电容防夹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当安全触板的电容发生改变时,此系统已经识别出障碍物。当身体部位靠近安全触板时,电容会首先发生改变。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此系统未识别出障碍物,通过安全触板的变形可以再次改变电容。如果这种情况下,仍然不能触发切换事件,那么最晚通过两个电极的互相接触制造出切换事件。由此可见,安全触板和防夹系统提供双重保护。
这种安全触板在DE 10 2005 028 739 B3中已有记录。其中公开的安全触板包括一个弹性可变形的中空轮廓体,其具有一个包围着一个中空室的内表面。内表面具有至少两个互相隔离的电动接触部分。此外,接触部分还具有一个或者若干个切换凸起部件。
在DE 10 2008 050 897 A1中记录一种用于传感器的轮廓体,其作用时通过电容识别障碍物。此轮廓体具有两个在其纵向互相平行且互相隔离的导体,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个导体的识别方向上,在轮廓体内隔离安装一个第三导体。
这种轮廓体的一项缺点是:至少存在一个方向,在该方向上对障碍物的识别劣于另一个方向。因此,在安装安全触板时必须注意校准,而这会加剧安装难度,增加安装花费。
另一种记录在EP 1 154 110 B2中的防夹装置,其包括一个电容安全触板。其中直接借助延伸至扫描范围内的电场识别障碍物。
此种安全触板的一项缺点是:某些障碍物很难或者根本不能识别,如木头或者塑料。
其他触觉安全触板记录在US 2004/0107640 A1和DE 10 2011 077 014 A1中。这些安全触板同样具有一个优选的变形方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制造的安全触板,其以与相对纵轴的某个旋转无关的方式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博标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库博标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4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