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甲酰胺合成氢氰酸的方法以及次级填料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24394.2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4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R·伯林;M·席佩尔;J·贝尔纳特;W·韦伯;P·彼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3/02 | 分类号: | C01C3/02;B01J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林柏楠;刘金辉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酰胺 合成 氢氰酸 方法 以及 次级 填料 反应器 | ||
1.一种通过气态甲酰胺的催化脱水制备氢氰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气态甲酰胺在至少一个主反应器中进行催化脱水以形成中间气态反应产物,其中在至少一个主反应器的出口处的甲酰胺转化率是至少95%,基于所用的甲酰胺计,和
(ii)将中间气态反应产物在350-700℃的入口温度下引入后反应器,其中后反应器包含由钢组成的内件或床,并且按照绝热方式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的催化脱水是在包含至少一个反应通道的管式反应器中进行,优选在多管式反应器中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的催化脱水是在选自高度烧结的由氧化铝和任选地氧化硅制成的成型体和铬-镍不锈钢成型体的成型体的存在下进行,或者在多孔载体材料上的由钢或氧化铁组成的填料的存在下进行,或者在作为催化剂的由钢组成的有序填料的存在下进行,和/或主反应器的内部反应器表面是由钢制成并且用作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的催化脱水是在350-700℃的温度下进行,优选400-650℃,特别优选500-6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的催化脱水是在70毫巴至5巴的绝对压力下进行,优选100毫巴至4巴,特别优选300毫巴至3巴,非常特别优选600毫巴至1.5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的催化脱水是在氧气、优选大气氧的存在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的催化脱水是在每单位面积计的甲酰胺载荷为0.1-100kg/m2下进行,优选2-50kg/m2,特别优选4-30kg/m2,基于管式反应器或多管式反应器的内部表面积计。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中在后反应器中的内件是有序填料,优选静态混合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静态混合器是由金属片材、优选成型金属片材和/或穿孔金属片材制成,其中穿孔金属片材也可以是成型的穿孔金属片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中在后反应器的内件或床中的钢是选自对应于标准1.4541、1.4571、1.4573、1.4580、1.4401、1.4404、1.4435、1.4816、1.3401、1.4876和1.4824的钢级别,优选选自对应于标准1.4541、1.4571、1.4828、1.3401、1.4876和1.4762的钢级别,特别优选选自对应于标准1.4541、1.4571、1.4762和1.4828的钢级别。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中的后反应器是在70毫巴至5巴的绝对压力下操作,优选100毫巴至4巴,特别优选300毫巴至3巴,非常特别优选600毫巴至1.5巴。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使用的气态甲酰胺是通过液体甲酰胺在110-270℃、优选140-250℃、特别优选200-230℃的温度下蒸发得到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甲酰胺的蒸发是在20毫巴至3巴、优选80毫巴至2巴、特别优选600毫巴至1.3巴的压力下进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方法,其中具有毫米结构或微米结构的装置用作蒸发器。
15.后反应器在通过气态甲酰胺的催化脱水以制备氢氰酸的方法中的用途,其中后反应器包含由钢组成的内件或床,并且按照绝热方式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43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式活动房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四柱组合基础
- 下一篇:钢筋置中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