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接接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4426.9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4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V.塞佩尔;U.布卢梅尔;W.米勒;G.范德伯格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德国本***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接触 装置 | ||
1.一种电压接接触装置(1),具有:
接触区域(10)、导体压接区域(20)和绝缘部压接区域(30),用于电缆的导体的电连接,该导体压接区域(20)具有用于该导体的固定装置(230、232、234),其中,
至少在所述电压接接触装置(1)的坯件中,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相对于所述电压接接触装置(1)的纵向轴线(L)以倾斜的方式延伸;
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在所述电压接接触装置(1)的横向方向(Q)上被所述导体压接区域(20)的坚固的连结板(213)完全地中断或桥接,并且所述连结板(213)本身基本上在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将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分隔为两个部件(230、232;230、234),并且其中所述连结板(213)增强所述电压接接触装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接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板(213)由所述导体压接区域(20)的材料层(200)的整个厚度而构成,和/或所述连结板(213)将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分隔为基本上相同尺寸的两个部件(230、232;230、23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压接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的路径的倾斜定位按照如下方式构造:
在相对于所述导体压接区域(20)的连接基部(210)进行弯折或压接期间,所述导体压接区域(20)的压接侧翼(220)在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的偏移能够被补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压接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的V形构造形成在所述导体压接区域(20)中,其方式使得所述V形构造的尖端指向所述电压接接触装置(1)的绝缘部压接区域(30)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接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构造的或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的侧翼相对于纵向轴线(L)的角度(α)大于零且小于直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接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α)在45°-89°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接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α)在70°-73°、75°-78°、80°-83°、85°-87°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压接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包括第一固定区(232)和第二固定区(234),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的一个或两个固定区相对于纵向轴线(L)以倾斜的方式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接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的第一固定区(232)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的第二固定区(234)在所述导体压接区域(20)上/内以镜像翻转的方式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接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的镜像轴线(L)是所述电压接接触装置(1)的纵向轴线(L)。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接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压接区域(20)的连结板(213)在横向方向(Q)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区(232)和所述第二固定区(234)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接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30、232、234)或所述固定区(232、234)是3D结构区(230、232、2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连德国有限公司,未经泰连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44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