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有源纳米线和接触纳米线的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5247.7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9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S·斯卡林杰拉;P·吉莱;X·于贡;P·吉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莱迪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8 | 分类号: | H01L33/08;H01L33/18;H01L33/38;B82Y20/00;H01L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法国格***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有源 纳米 接触 电致发光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发光器件,其包括在衬底(100)的整个表面上的纳米线(NTi)的集合,所述发光器件的特征在于:
-其包括至少第一纳米线的第一系列和第二纳米线的第二系列;
-所述第一系列包括被称作有源的(NTia)第一纳米线,第一纳米线能够在电控制下发光,所述第一系列在第一类型的电接触部和第二类型的电接触部之间连接从而使所述器件能够在电控制下发光,所述第一纳米线由至少一个在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波长上透明的导电层(300)覆盖,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电接触部接触;
-所述第二系列包括被称作接触纳米线(NTic)的第二纳米线,第二纳米线被包封在金属层(700)内,所述金属层使得所述第一类型的电接触部能够形成,所述金属层(700)不包封第一纳米线;
-第二类型的电接触部,其位于所述衬底的背面,所述背面对着包括所述纳米线的面,并且设置了至少面对纳米线的所述第一系列的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纳米线位于所述第一纳米线的外围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纳米线由在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波长上透明的所述导电层(300)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三纳米线(NTin)的第三系列,所述第三纳米线的第三系列是电中性的,且不具有在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波长上透明的导电层,所述第三纳米线能够位于所述第一纳米线和所述第二纳米线的外围周围,限定了被称为有源的所述器件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限定在所述第二纳米线的顶部的金属层的厚度在至少数十纳米的量级,并且在于,包封所述第二纳米线的金属层由铜、镍或银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镜面层(400),所述镜面层位于两个相邻的纳米线之间,该镜面层是Al、Ag或Ru的。
7.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金属接触接线部(800),所述金属接触接线部在所述金属层(700)的表面上,该接线部是金的或者是银和锡的合金的。
8.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纳米线由用于金属的连续或不连续的粘接层(500)覆盖,该粘接层是铜或铝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莱迪亚公司,未经阿莱迪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52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