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6278.4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0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睦;饭田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33/22 | 分类号: | F16L33/22;F16L19/04;F16L47/0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向勇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内圈的类型的管连接装置,详细地说,涉及适用于在半导体制造、医疗及医药用品制造、食品加工、化学工业等各种技术领域的制造工程中所使用的高纯度液体、超纯水的配管的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内圈的管连接装置具有:筒状螺合部,以在外周形成有外螺纹的状态从管接头主体或流体设备突出设置;密封用的内圈,具有向径向外侧隆起的环状大径部;联管螺母,形成有与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已知有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装置。
在该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中,具有:筒状螺合部,以在外周形成有外螺纹的状态设置在管接头主体上;管固定用的内圈,内周部为流体流通路且环状大径部向径向外侧隆起;联管螺母,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
在上述的管连接装置中,要连接管接头主体与管,首先,将内圈从管的开放口压入管的端部内,并通过环状大径部使管的端部扩径变形。接着,将该扩径变形的带有内圈的管插入筒状螺合部内。
然后,将联管螺母的内螺纹与筒状螺合部的外螺纹螺合。并且,紧固联管螺母使其螺进,通过该螺进,利用联管螺母向轴心方向按压带有内圈的管,从而进行管的连接。
在上述那样的管连接装置中,是基于如下想法的手段:通过紧固联管螺母,并利用其尖的部位即密封用按压部(参照专利文献1的按压边缘3C)以越使管的扩径部凹陷越向轴心方向强力按压管的扩径部方式,来进行密封。
即,为了确保密封性能、针对管的脱落的安全性,需要使用工具进行强的紧固操作,因此,存在操作者的负担变大、在狭窄场所的操作困难、产生操作偏差等的操作困难,从而存在因情况导致紧固不足而对性能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由强的紧固带来的强应力施加于各部导致变形变大,因此,为了防止在长时间的使用或高温下的使用中产生松动,也存在进行上紧的情况。并且,在伴随着部件更换或维修等而进行差些或再施工的情况下,需要比上次更加紧固。因此,在以往的管连接装置中,关于例如在紧固位置和使用次数上加以限制的情况比较多、或在频繁地进行拆卸的场所要求及时进行部件更换等重复使用的情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0544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用内圈的类型的管连接装置中,通过再一次重新研究结构,提供一种被改善的管连接装置,既能够维持良好的密封性能,也能够进行比以往多的重复使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管连接装置,具有:
内圈3,具有:外周部3G,在顶端形成有从顶端被压入流体输送用管4的端部4C内而使该管4的端部4C的内周部扩径的顶端变窄的外周扩径面3a,内周部3w,构成流体输送用流路,
管接头主体1或流体设备1,具有在外周侧形成有外螺纹7的筒状螺合部1A,
联管螺母2,形成有与所述筒状螺合部1A的外螺纹7螺合的内螺纹13;
所述内圈3以使所述管4的端部4C的内周部扩径的状态被插入所述筒状螺合部1A内,并且所述外周扩径面3a以和与所述筒状螺合部1A的外螺纹7螺合的联管螺母2夹持所述管4的状态按压所述管4,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管螺母2中的在与所述外周扩径面3a之间按压所述管4的按压部12b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筒状螺合部1A的轴心Y向与所述外周扩径面3a相同方向倾斜的倾斜内周面。
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管连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周扩径面3a形成为比特定时候管的端部4C的内周部自然地发生顶端变窄而形成的自然的顶端变窄的内周扩径面4u的直径大且形成为凸曲面的状态,该特定时候是指,仅使要被扩径的所述管4的端部4C的内周部中的要被最大地扩径的部分处于最大地扩径的状态的时候。
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管连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内周面12b相对于所述轴心Y的角度θ被设定为,比所述外周扩径面3a相对于所述轴心Y的角度α大。
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管连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12b的最小径r被设定为,和所述外周扩径面3a与所述管4的压入嵌合部分M的最小径n相同或比其大。
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管连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62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