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轮挺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6860.0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4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N-T.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10 | 分类号: | F02M59/10;F16H53/06;F04B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宣力伟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 ||
1.滚轮挺杆,包括:
-滚轮(100),
-滚轮支承(110),在所述滚轮支承中所述滚轮(100)可转动地被安装,
-其中所述滚轮支承(110)具有第一侧面(S110a),所述第一侧面具有用于接纳滚轮(100)的凹部(111),
-其中所述滚轮支承(110)具有与第一侧面(S110a)相对的第二侧面(S110b),
-其中所述滚轮支承(110)具有第三侧面(S110c),其位于第一和第二侧面(S110a,S110b)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侧面(S110b)的至少一部分(112)以及第三侧面(S110c)的全部分别具有弯曲的轮廓,
-挺杆(120),
-其中所述挺杆(120)形成为具有中空空间(130)的空心体,
-其中所述挺杆(12)在第一端侧(S120a)上在中空空间中具有第一开口(131),
-其中所述挺杆的内壁(I120)具有突入到中空空间(130)中的肩(121),
-其中所述滚轮支承(110)布置在肩(121)和中空空间的第一开口(131)之间的中空空间的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挺杆,其中,所述第二侧面(S110b)的所述至少一部分(112)以及所述第三侧面(S110c)分别具有球形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轮挺杆,其中,所述第二侧面(S110b)的所述至少一部分(112)可以形成为球表面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挺杆,其中,所述第三侧面(S110c)可以形成为另一个球表面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挺杆,其中,所述滚轮支承(110)的第二侧面(S110b)的部分(112)支撑抵靠肩(121)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滚轮挺杆,其中,所述滚轮支承(110)的第三侧面(S110c)与挺杆的内壁(I120)相对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挺杆,
-其中所述挺杆(120)在与第一端侧(S120a)相对的第二端侧(S120b)上在中空空间中具有第二开口(132),
-其中在中空空间中的第二开口(132)和肩(121)之间的中空空间(130)的区域构造成接纳泵活塞(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轮挺杆,其中,所述滚轮支承(110)的第二侧面(S110b)的另一个部分(113)设计成用于支承抵靠泵活塞的活塞底座(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轮挺杆,
-其中所述滚轮支承的第二侧面(S110b)的所述另一个部分(113)具有表面,所述表面的形状不同于滚轮支承的第二侧面(S110b)的部分(112)的表面,
-其中滚轮支承的第二侧面(S110b)的所述另一个部分(113)具有表面,所述表面具有形状,所述形状适用于以整个面支承抵靠泵活塞(20)的活塞底座(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滚轮挺杆,
-其中滚轮支承的第二侧面(S110b)的所述另一个部分(113)具有表面,所述表面具有平面的表面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滚轮挺杆,
-其中所述滚轮支承的第二侧面(S110b)在部分(112)和另一个部分(113)之间具有换气通道(114),
-其中所述滚轮支承(110)具有至少一个换气孔(115),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换气孔(115)的第一端部在滚轮支承的第一侧面(S110a)处终止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换气孔(115)的第二端部在滚轮支承的换气通道(114)中终止。
12.用于燃料喷射系统的高压泵,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滚轮挺杆(10),
-具有活塞底座(21)的泵活塞(20),
-其中所述泵活塞(20)布置在挺杆中的中空空间的第二开口(132)和挺杆的肩(121)之间的滚轮挺杆的中空空间(130)的区域中,
-其中滚轮支承的第二侧面(S110b)的另一个部分(113)支承抵靠泵活塞(20)的活塞底座(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68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