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8267.X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9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享;中原淳裕;小泽宙;阿部达;野本祐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 |
主分类号: | C08F20/12 | 分类号: | C08F20/12;C08J5/18;C08L33/10;G02B5/3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满凤,金龙河 |
地址: | 日本冈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透明性高、热收缩率小、厚度均匀且表面平滑性优良的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薄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使用各种树脂制薄膜。其中,偏振镜保护薄膜主要使用三乙酰纤维素。但是,由三乙酰纤维素形成的薄膜的透湿度高,因此有随着薄膜化而引起偏振镜的品质降低的倾向。偏振镜保护薄膜的改良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中成为问题。
因此,作为新的偏振镜保护薄膜的材料,对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进行了研究。已知对包含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薄膜进行拉伸处理时,韧性提高(参考专利文献1)。但是,由于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低至约110℃,因此,包含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拉伸薄膜容易产生热收缩。
已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间同立构规整度越高,玻璃化转变温度越高。作为间同立构规整度高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利用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参考专利文献2、3)。但是,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成形加工性差,因此,包含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薄膜有表面平滑性差的倾向。已知通过降低分子量,能够改善成形加工性,但会产生所得到的薄膜的力学强度降低这样的另外的问题。因此,包含间同立构规整度高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薄膜尚未达到实用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7-329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735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270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透明性高、热收缩率小、厚度均匀且表面平滑性优良的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薄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而进行了研究,结果,完成了包含下述方式的本发明。
[1]一种薄膜,其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
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的以三单元组计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为58%以上,重均分子量为50000~150000,分子量200000以上的成分的含量为0.1~10%,且分子量小于15000的成分的含量为0.2~5%。
[2]如[1]所述的薄膜,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的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99质量%以上。
[3]如[1]或[2]所述的薄膜,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在温度为230℃、载荷为3.8kg的条件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g/10分钟以上且10g/10分钟以下。
[4]一种薄膜,其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100质量份和聚碳酸酯树脂1~10质量份,
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的以三单元组计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为58%以上,重均分子量为50000~150000,分子量200000以上的成分的含量为0.1~10%,且分子量小于15000的成分的含量为0.2~5%。
[5]如[4]所述的薄膜,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的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99质量%以上。
[6]如[4]或[5]所述的薄膜,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在温度为230℃、载荷为3.8kg的条件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g/10分钟以上且10g/10分钟以下。
[7]一种偏振镜保护薄膜,其包含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
[8]一种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对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形,
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的以三单元组计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为58%以上,重均分子量为50000~150000,分子量200000以上的成分的含量为0.1~10%,且分子量小于15000的成分的含量为0.2~5%。
[9]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
通过阴离子聚合法得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
[10]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
通过将甲基丙烯酸类树脂(1)与不同于该树脂(1)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2)混合而得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
[11]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
通过将利用阴离子聚合法制造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I)与利用自由基聚合法制造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II)混合而得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82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