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可变防伪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8995.0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8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A.格雷加勒克;M.拉姆;J.希纳贝克;W.霍夫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D15/00 | 分类号: | B42D15/00;B42D25/00;B42D25/324;B42D25/342;B42D25/346;B42D25/373;B42D25/41;B42D25/4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曲莹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可变 防伪 元件 | ||
1.一种用于防伪纸、有价文件和其它数据载体的光学可变防伪元件,具有
-单层或多层中心体,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
-同类的微透镜的排列,其布置在所述中心体的第一主表面上,所述微透镜的折射效果限定焦平面;
-激光敏感记录层,其布置在所述中心体的第二主表面上;
-掩模层,其布置在所述微透镜排列与所述激光敏感记录层之间并且在所述微透镜的焦平面之外,和
-多个微标记,其通过激光辐射的作用产生在所述激光敏感记录层中,每个微标记与一个微透镜相关联,并且当通过所述相关联的微透镜观看所述防伪元件时,所述微标记是可见的;
-所述掩模层包括与所述多个微标记对齐的宏观间隙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掩模层是所述间隙区域通过激光辐射的作用产生在其中的激光敏感掩模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掩模层是优选地构成印刷层的激光吸收或激光反射掩模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掩模层在所述中心体与所述微透镜的排列之间布置在所述中心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体由两个或多个子层组成,并且所述掩模层被布置在所述中心体的两个子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掩模层的所述间隙区域连续地延伸越过多个微透镜,优选地越过几百个微透镜,特别优选地越过几千个微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掩模层的所述间隙区域延伸越过多个微透镜,优选地越过几百个微透镜,特别优选地越过几千个微透镜,在相邻的微透镜之间存在掩模隔离部,其尺寸在人眼的分辨率极限之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相邻微标记之间的距离等于与所述相邻微标记相关联的所述微透镜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微透镜平面到所述焦平面的距离限定焦距,并且,从所述焦平面到所述掩模层的距离在所述焦距的40%至100%之间,并且特别地是焦距的80%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掩模层包括表面扩大浮凸图案。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掩模层与所述记录层之间布置有激光吸收层,其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优选地具有大于90%或者甚至大于95%的透射率,和/或在红外光谱的范围内具有大于20%或者甚至大于30%的吸收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标记由在所述记录层中的微孔形成,特别是由基本上为圆形的微孔或图案形状的微孔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标记各自小于所关联的微透镜,优选地在于,微标记与所关联的微透镜的面积比低于1.0或低于0.5,或甚至低于0.2。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标记是用激光辐射从至少两个不同方向通过所述微透镜排列引入到所述记录层的,并且在从所述至少两个不同方向中的相应一个观察时是可察觉的。
15.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的数据载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元件布置在所述数据载体的窗口区域或通孔之中或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捷德有限公司,未经德国捷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89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