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理设备、操作管理设备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记录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9032.2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7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D·P·汤恩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08 | 分类号: | H04W16/08;H04W48/20;H04W8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刘久亮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设备 操作 方法 计算机 记录 介质 | ||
管理设备、操作管理设备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记录介质。在诸如Wi‑Fi的无线网络中,连接到客户端设备的接入点监视到客户端设备的链路的质量。当客户端设备向所连接的接入点发送指示链路的探测帧对于持久的数据连接来说太低时,接入点向管理服务器转发连接数据。当其它接入点接收该探测请求时,它们查阅管理服务器以获得低信道质量数据并且将其用作用于判定是否对客户端设备的探测请求进行响应的阈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接入,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控制接入点对于客户端设备的存在的响应来控制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相比于计算设备经由铜或光缆物理链接的传统的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依赖于穿过空气介质传送的射频波。
用于控制这种示例无线网络的行为的标准包括当前在IEEE 802.11a、IEEE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和IEEE的802.11ac协议中定义的标准的“Wi-Fi”家族。
在Wi-Fi网络中,使用被称为接入点(AP)的设备创建该网络。接入点在被称为2.4GHz和5GHz频谱或任何其它支持的无线电频带内的信道的特定频率范围内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例如,在802.11g和2.4GHz 802.11n中,存在13个具有5MHz间隔的20MHz信道,信道1中心在2412MHz以及信道13中心在2472MHz。与接入点所使用的协议兼容的诸如智能电话、个人计算机和平板设备的设备可以经由认证和关联过程加入网络。
接入点通常被配对到链接到诸如因特网这样的广域网的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硬件。因此,它用作创建的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诸如,因特网或企业网络)之间的桥梁。
无线网络的好处是,客户端设备不必通过电线附接至接入点以增加到更广域网络的连接,此外,设备可以移动同时仍保持连接。由于射频信号的性质和天线性能,由接入点创建的无线网络延伸到周边地区,通常在理想条件下在50m室内和100m室外之间。虽然信号强度随着与接入点的距离增加和/或随着障碍物的数量增加而减小,但是为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减小这些范围,移动性的该程度给客户端设备提供了灵活性。
由于每个接入点的有限范围和多个频率信道的可用性,常见的是,许多无线网络将存在于任何给定的区域中。通过选择不同的信道,干扰可以被最小化。在一些情况下,每个网络是专用网络,并且因此,每一个将被预共享密钥安全协议(诸如,Wi-Fi保护访问版本2(WPA2))保护。还已知的是创建诸如BT Wi-Fi网络的热点网络,其中,许多接入点横贯大区域被放置并且被配置成表现为单个大面积无线网络。在这种情况下,热点网络内的接入点不使用任何低级的认证,因为在更高的网络层使用诸如IEEE 802.1x或门户网站登录的协议来处理网络上的授权。
鉴于无线客户端设备经常落在多个无线网络的连接的范围内,以便根据IEEE802.11家族标准确定哪个无线网络是可用的,无线设备可以通过在每个可用信道上发送探测请求帧执行发现过程,并等待来自任何周围接入点的响应。这示于图1中。按照惯例并如图2所示,接入点被配置成用容量信息和支持的数据速率响应任何探测消息。然后,客户端设备将处理任何接收到的响应并且向用户呈现网络的列表以人工选择。一旦网络已经被选择,则标准认证和关联过程被执行直到到接入点的连接被建立。
此外,客户端设备可以记住已经预先连接到的接入点,并且当检测到已知的或“优选的”网络时,它将自动开始认证和相关的过程而没有任何用户的动作。
当存在大量的接入点时,探测请求帧和探测响应的数量可以非常大。因为只有一个设备可以根据在使用冲突避免(CSMA-CA)协议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中定义的冲突避免在给定的信道上在同一时间被发送,所以这减少了可用于实际数据业务的带宽。这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或诸如体育赛事的大型活动尤其如此。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国电讯有限公司,未经英国电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9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