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9648.X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8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关航平;铃田哲也;三浦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67/38 | 分类号: | C07C67/38;C07C69/54;C07B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丙烯酸酯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269707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方法:将选自丙烷、丙烯、丁烷、1-丁烯、2-丁烯、异丁烷、异丁烯、丁二烯中的烃进行热分解而得到丙炔和丙二烯的总含量为2重量%以上的分解气体,将得到的分解气体与从对碳原子数2以上且10以下的烃进行热分解的装置(通称乙烯装置)中排出的分解气体的混合气体通过与乙烯装置共有的分离工序而分离富含丙炔及丙二烯的混合液,接着对分离得到的混合液进行萃取蒸馏,由此,分离成纯丙炔和以丙二烯为主要成分的粗丙二烯,在钯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得到的纯丙炔与一氧化碳及甲醇反应来制造甲基丙烯酸甲酯。
发明的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现有的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将烃热分解而得到的丙炔和丙二烯的选择率较低因此不一定能满足甲基丙烯酸酯的生产率的方面、由于需要与乙烯装置相邻因此容易受到位置上的限制等,期望开发出不容易受位置限制、且在经济上、工业上有利的新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容易受位置限制、且在经济上、工业上有利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种状况下,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完成本发明。即,本发明包含以下构成。
(1)一种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脱水反应工序:在脱水反应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丙酮进行脱水反应而得到含有丙炔、丙二烯及水的反应混合物的工序;
丙炔/丙二烯分离工序:从所述脱水反应工序中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以丙炔及丙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的工序;
丙炔纯化工序:将在所述丙炔/丙二烯分离工序中分离得到的以丙炔及丙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分离成以丙炔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气体或气液混合物、和以丙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气体或气液混合物的工序;
羰基化反应工序:在含有选自第8族金属元素、第9族金属元素及第10族金属元素中至少一种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所述丙炔纯化工序中得到的以丙炔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气体或气液混合物与一氧化碳及碳原子数为1~3的醇接触而得到甲基丙烯酸酯的工序。
(2)如上述(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脱水反应催化剂为含有硅和选自第1族金属元素及第2族金属元素中至少一种的催化剂。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脱水反应工序中的反应混合物还含有未反应的丙酮,在所述丙炔/丙二烯分离工序中,通过对以丙炔及丙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来得到含有未反应的丙酮的混合物。
(4)如上述(3)所述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下述工序,
丙酮循环工序:将所述丙炔/丙二烯分离工序中得到的含有未反应的丙酮的混合物中所含的丙酮的至少一部分供给至所述脱水反应工序的工序。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下述工序,
异构化反应工序:在异构化催化剂的存在下使所述丙炔纯化工序中得到的以丙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气体或气液混合物异构化,得到以丙炔及丙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的工序。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下述工序,
甲基丙烯酸酯纯化工序:从含有在所述羰基化反应工序中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未反应的丙炔以及未反应的碳原子数为1~3的醇的反应混合物中回收丙炔及碳原子数1~3的醇,同时纯化甲基丙烯酸酯的工序。
(7)如上述(6)所述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下述工序,
醇循环工序:将所述甲基丙烯酸酯纯化工序中得到的碳原子数1~3的醇的至少一部分供给至所述羰基化反应工序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不容易受位置限制、且在经济上、工业上有利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本发明时的流程图的例子。
图2是示出本发明中以固定床方式使用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实施脱水反应工序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中以固定床方式使用多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实施脱水反应工序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中以模拟移动床方式实施脱水反应工序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9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