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油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0452.2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7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田川一生;早坂和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01/02;C10M145/14;C10N20/00;C10N20/02;C10N20/04;C10N30/02;C10N40/04;C10N40/06;C10N40/08;C10N40/12;C10N40/20;C10N4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含有:100℃下的运动粘度为3.5~4.5mm2/s、粘度指数为145以上、尿素加合值为2~7质量%的润滑油基础油;和包含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降凝剂,以聚(甲基)丙烯酸酯系降凝剂中所含的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总量作为基准,式(1)所示且R2为甲基的结构单元的比率为0~10摩尔%、式(1)所示且R2为碳数12以上的烷基的结构单元的比率为90~100摩尔%,该碳数12以上的烷基的平均碳数为13~16,聚(甲基)丙烯酸酯系降凝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式(1)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烷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往,从内燃机用润滑油的油耗节省性能等节省能源性的观点出发,对于润滑油组合物,尝试了实现兼顾高粘度指数和低温粘度特性。
作为提高润滑油组合物的粘度指数的方法,有使用高度精制矿物油等粘度指数高的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作为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对于天然、合成的包含正构烷烃的原料油利用氢化裂化/氢化异构化进行润滑油基础油的精制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另外,作为改善润滑油组合物的低温粘度特性的方法,有在润滑油组合物中配混降凝剂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47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6-5022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2-50375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4-3639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4-6808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4-1201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近年来,对节省能源性的要求日益变高。而且,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判明了即使组合使用上述现有的高粘度指数基础油和降凝剂,充分提高润滑油组合物的高粘度指数和低温流动性这两者也未必容易。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充分提高了高粘度指数和低温流动性这两者的润滑油组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首先对由于高粘度指数基础油和降凝剂的组合而使它们的并用效果不同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判明了,通过氢化裂化/氢化异构化而高度地精制的润滑油基础油的情况下,异构化的程度(即异构烷烃/正构烷烃的比率)即使为同等程度,也由于异构烷烃分子结构的差异(从末端至支链位置为止的碳数的大小等)而使降凝剂的效果不同。特别是判明了,较多地包含从末端至支链位置为止的碳数大的异构烷烃的润滑油基础油的情况下,降凝剂的添加效果容易变得不充分。
而且,本发明人基于上述发现进一步反复研究,结果发现:即便使用大量包含从末端至支链位置为止的碳数大的异构烷烃的润滑油基础油的情况下,通过在该润滑油基础油中添加特定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降凝剂,也可以充分提高高粘度指数和低温流动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含有:100℃下的运动粘度为3.5~4.5mm2/s、粘度指数为145以上、尿素加合值为2~7质量%的润滑油基础油;和包含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降凝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未经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0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