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0563.3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2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平山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39/10 | 分类号: | F04B39/10;F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川***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冷冻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有如下的压缩机,且该压缩机例如记载于下述专利文献1中,该压缩机包括压缩气体冷媒等工作流体的压缩机构部、及将喷出被压缩的工作流体的喷出孔打开关闭的喷出阀装置。
此种压缩机的喷出阀装置中,在形成着喷出孔的喷出孔形成构件中的喷出孔的周围形成着凹部,在该凹部内收容簧片阀(reedvalve)。簧片阀在一端侧具有固定支撑部,在另一端侧具有将喷出孔打开关闭的阀头部,固定支撑部铆接而安装于喷出孔形成构件。
在将簧片阀收容于凹部内并进行铆接时,以铆接簧片阀的固定支撑部侧为中心而旋转,有时阀头部相对于喷出孔而位置偏移。因此,为了即便阀头部相对于喷出孔而位置偏移,阀头部也能够确实地将喷出孔闭阀,而将阀头部的直径形成得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16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因将阀头部的直径形成得大,而阀头部的重量会增加。而且,因阀头部的重量增大,存在如下问题:簧片阀的打开关闭响应性降低而产生压缩损失,或者伴随打开关闭的阀头部对阀座碰撞时冲击力增大而产生阀破裂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包含该压缩机的冷冻循环装置,该压缩机在将簧片阀安装于喷出孔形成构件时抑制簧片阀的阀头部相对于喷出孔位置偏移,且具有能够将阀头部的直径形成得小的喷出阀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包括:压缩工作流体的压缩机构部,及将喷出被压缩的工作流体的喷出孔打开关闭的喷出阀装置;其中,喷出阀装置包括:凹部,形成于喷出孔形成构件中的喷出孔的周围,所述喷出孔形成构件形成着喷出孔;簧片阀,收容于凹部内,且一端具有固定于喷出孔形成构件的固定支撑部,另一端具有将喷出孔打开关闭的阀头部;以及阀按压件,与簧片阀相向而设置,一端侧与簧片阀的固定支撑部一起固定于喷出孔形成构件侧,另一侧朝向离开喷出孔的方向上升;簧片阀包括:长条状的簧片阀本体,使固定支撑部与阀头部相连;以及引导部,一端侧与固定支撑部侧相连,另一端侧经由狭缝而与簧片阀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侧面相向地延伸。
而且,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包括:所述记载的压缩机;冷凝器,连接于所述压缩机;膨胀装置,连接于所述冷凝器;以及蒸发器,连接于所述膨胀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
发明的效果
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包含该压缩机的冷冻循环装置,该压缩机抑制簧片阀的阀头部相对于喷出孔位置偏移,且具有能够将阀头部的直径形成得小的喷出阀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由剖面表示的包含压缩机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簧片阀安装到主轴承的安装构造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收容于凹部的簧片阀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收容于凹部的簧片阀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簧片阀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收容于凹部得簧片阀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4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冷冻循环装置1包括:压缩机4,具有压缩机本体2及储液器3,且压缩作为工作流体的气体冷媒;冷凝器5,连接于压缩机本体2,且将从压缩机本体2喷出的高压的气体冷媒冷凝而形成液冷媒;膨胀装置6,连接于冷凝器5而对液冷媒进行减压;以及蒸发器7,连接于膨胀装置6与储液器3之间,且使液冷媒蒸发。储液器3与压缩机本体2由供气体冷媒流动的吸入管8而连接。
压缩机本体2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密闭壳体9,密闭壳体9内收容着位于上部侧的电动机部10、及位于下部侧的压缩机构部11。所述电动机部10与压缩机构部11经由具有上下方向的中心线且绕该中心线旋转的旋转轴12而连结。
电动机部10为驱动压缩机构部11的部分,包括固定于旋转轴12的旋转件13、及固定于密闭壳体9且配置于包围旋转件13的位置的固定件14。旋转件13上设置着永久磁铁(未图示),固定件14上卷绕着通电用的线圈(未图示)。
压缩机构部11为压缩气体冷媒的部分,具有隔着隔板15而位于上下的第一压缩元件16a与第二压缩元件16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开利株式会社,未经东芝开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0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