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无线电链路进行植入物充电场控制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0732.3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4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B·R·迪尔登;B·M·谢尔顿;J·H·沃尔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尔弗雷德·E·曼科学研究基金会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A61N1/378;H02J50/10;H02J50/9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钱慰民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无线电 进行 植入 充电 控制 | ||
1.一种用于对患者体内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进行经皮充电的便携式充电器装置,所述充电器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接合所述患者的皮肤表面并且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上面;
天线,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被配置为与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对应接收线圈磁耦合,
指示器,所述指示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被配置为识别在所述充电器装置的所述充电线圈与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所述对应接收线圈之间形成的充电场的有效性;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被配置为:
将所述充电器装置的所述充电线圈的功率设定为第一电平;
生成建立通信的请求并经由所述天线发送所述请求;
启动所述指示器以识别所述充电场的所述有效性;
将所述充电器装置的所述充电线圈的所述功率增大至第二电平;
确定所述充电线圈的处于所述第二电平的所述功率是否处于最大电平;
在第一时间从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接收第一信号;
确定由所述充电器装置的处于所述第二电平的所述充电线圈生成的所述充电场是否能够在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所述对应接收线圈处被检测到;
确定流过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分流电路的电流,其中流过所述分流电路的所述电流是由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所述对应接收线圈处的所述充电场生成的过电流;
部分地基于所述充电场是否能够在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所述对应接收线圈处被检测到以及流过所述分流电路的所述所确定的电流,将所述充电器装置的所述充电线圈的所述功率调节至第三电平;
在第二时间从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接收第二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由所述充电场感生的电压在从所述第一时间到所述第二时间的变化;以及
控制所述指示器来指示由所述充电场感生的所述电压在从所述第一时间到所述第二时间的所述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充电器装置,其中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中包含的数据确定处于所述第二电平的所述充电线圈生成的所述充电场是否能够被检测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充电器装置,其中确定处于所述第二电平的所述充电线圈的所述功率是否处于所述最大电平包括:
将所述第二电平与所述最大电平进行比较;并且
如果所述第二电平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电平,那么鉴定处于所述第二电平的所述充电线圈的所述功率处于所述最大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充电器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如果所述充电场在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所述对应接收线圈处能够被检测到,那么基于所述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所述充电场是否处于可接受的强度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充电器装置,其中确定所述充电场是否处于可接受的强度水平包括确定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由所述充电场感生的所述电压是否足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为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充电;以及流过所述分流电路的电流是否超过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充电器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指示器来指示所述充电器装置的重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充电器装置,其中将所述充电场的所述电平调节至第三电平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如果由所述充电场感生的所述电压不足以在所述时间范围内为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充电,则增大所述充电场的所述强度;以及如果流过所述分流电路的所述电流超过所述阈值,则减小所述充电场的所述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充电器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如果由所述充电场感生的所述电压在从所述第一时间到所述第二时间没有变化,则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由所述充电场感生的电流在从所述第一时间到所述第二时间的变化;以及控制所述指示器来指示由所述充电场感生的所述电流在从所述第一时间到所述第二时间的所述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充电器装置,其中所述充电线圈的所述功率的所述第一电平是零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尔弗雷德·E·曼科学研究基金会,未经艾尔弗雷德·E·曼科学研究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07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