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1606.X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5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梶谷优;井上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3/22 | 分类号: | H05B33/22;G09F9/30;H01L27/32;H01L51/50;H05B33/10;H05B33/12;H05B33/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隔壁 电极 显示区域 显示装置 基板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接触孔 底面 有机电致发光层 倒锥形形状 侧面 薄化 钝角 多层 锐角 延伸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于含有倒锥形形状的间隔壁的显示装置(1)中,可薄化第2电极厚度的显示装置(1)。显示装置(1)包括基板(2)、设于基板上的显示区域(30)的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规定设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区域与设于显示区域外的接触孔的间隔壁,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第1电极、较该第1电极从基板更远离而设置的第2电极、以及设于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1层或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层,第2电极具有在间隔壁上从显示区域延伸至接触孔的连接部,关于间隔壁的基板侧的端部,于显示区域,间隔壁的侧面与间隔壁的底面所成的角为钝角,在形成有接触孔的区域,间隔壁的侧面与间隔壁的底面所成的角为锐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显示装置之一,已知于像素光源中使用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元件(以下称为有机EL元件)的显示装置。例如彩色显示装置设有3种有机EL元件作为像素光源。即分别将(1)射出红色光的红色有机EL元件、(2)射出绿色光的绿色有机EL元件、(3)射出蓝色光的蓝色有机EL元件设于基板上。
在基板上通常设有规定设有有机EL元件的区域的间隔壁。作为如此的间隔壁,例如设有格子状的间隔壁。上述3种有机EL元件则于间隔壁所包围的区域分别排列而矩阵状地配置。
第10图为示意表示构成像素的有机EL元件的剖面图。
如第10图所示,间隔壁大致上可分为所谓的顺锥形形状的间隔壁与倒锥形形状的间隔壁。顺锥形形状的间隔壁是指,以在间隔壁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平面将含有间隔壁所规定的凹部的区域切断时,规定凹部的间隔壁的侧面与间隔壁的底面所成的角以形成锐角的方式形成者。倒锥形形状的间隔壁是指,以在间隔壁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平面将含有间隔壁所规定的凹部的区域切断时,规定凹部的间隔壁的侧面与间隔壁的底面所成的角以形成钝角的方式形成者。第10图中表示倒锥形形状、即间隔壁的侧面与间隔壁的底面所成的角为钝角的间隔壁51。
各有机EL元件52通过于间隔壁51所包围的区域中使第1电极53、1层或多层有机EL层(第1有机EL层54、第2有机EL层55)、第2电极56依次层叠所形成。
第1有机EL层54、第2有机EL层55例如由涂布法所形成。具体而言,将含有可成为第1有机EL层54、第2有机EL层55的材料的墨液涂布于间隔壁51所包围的区域,将其固化而形成。
此外,涂布于间隔壁51所包围区域的墨液有时会被第1电极53的表面或间隔壁51的表面所弹拨。如此,若墨液被第1电极53的表面或间隔壁51的表面所弹拨,则有于第1有机EL层54、第2有机EL层55产生空孔等缺陷的情形。
使用倒锥形形状的间隔壁51时,则可抑制如此问题的产生。使用倒锥形形状的间隔壁51时,由于间隔壁51的侧面与第1电极53的表面相接的部位的附近,以越靠近该相接的部位的前端部57间隔变得越窄的方式构成,故于前端部57产生毛细管现象。通过此毛细管现象,会产生墨液扩散至间隔壁51所包围的区域全体的作用,从而可防止第1有机EL层54、第2有机EL层55的缺陷的产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72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有机EL元件52通过在第1电极53与第2电极56之间施加电压而发光。因此第1电极53以及第2电极56必须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第1电极53例如通过设于基板58中的电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另一方面,第2电极56则例如通过间隔壁51上所形成的布线等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第11图以及第12图为示意表示接触区域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16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