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视频编码方法和装置以及多层视频解码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32613.1 | 申请日: | 2014-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8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崔秉斗;朴慜祐;魏浩千;尹载元;李振荣;曹容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19/30 | 分类号: | H04N1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曾世骁;苏银虹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视频 编码 方法 装置 以及 解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多层视频(诸如,可伸缩视频或多视点视频)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用信令传送多层视频的高级语法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图像数据根据指定的数据压缩标准(例如,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压缩标准)被编码,并被存储在数据存储介质中,或者以比特流的形式经由通信信道被传输。
可伸缩视频编码(SVC)是用于适当地调整数据量并与各种类型的通信网络和终端对应地发送数据的视频压缩方法。在SVC中,提供了能够通过使用单个视频流适应性地向各种传输网络和各种接收终端提供服务的视频编码方法。
随着近来三维(3D)多媒体设备和3D多媒体内容的传播,用于3D视频编码的多视点视频编码(MVC)正在被广泛使用。
在传统的SVC和MVC中,基于具有预定尺寸的宏块根据有限编码方法对视频进行编码。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提高编码效率的编码和解码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多层视频进行解码的图像解码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从多层视频比特流获得至少一个解码目标层图像的层标识符ID;从所述比特流获得指示可伸缩性信息是否已包括在层ID中的标志;当所述标志表示多条可伸缩性信息从层ID被获得时,从层ID获得多种不同类型的可伸缩性信息之中的至少一种类型的可伸缩性信息;通过经由使用可伸缩性信息对所述解码目标层图像进行解码来恢复图像。
有益效果
由于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码和解码方法,因此压缩效率被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多层视频编码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多层视频。
图3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包括多层视频的编码数据的网络抽象层(NAL)单元。
图4a和图4b示出根据实施例的NAL单元的头的示例。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包括层标识符(ID)的NAL单元的标头,其中,所述层ID包括两种类型的可伸缩性信息。
图6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包括层ID的NAL单元的标头,其中,所述层ID包括三种类型的可伸缩性信息。
图7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划分维度ID表。
图8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维度ID表。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多层视频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多层视频解码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根据实施例的多层视频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12a和图12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编码设备和解码设备之间用信令传送的视频参数集(VPS)扩展语法;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具有树结构的编码单元的视频编码设备的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具有树结构的编码单元的视频解码设备的框图。
图15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码单元的构思的示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编码单元的图像编码器的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编码单元的图像解码器的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根据深度的较深层编码单元以及分区的示图。
图19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码单元和变换单元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20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根据深度的编码单元的编码信息的示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根据深度的较深层编码单元的示图。
图22至图24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码单元、预测单元和变换单元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25是用于根据表5的编码模式信息描述编码单元、预测单元和变换单元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最佳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多层视频进行解码的图像解码方法,所述图像解码方法包括:从多层视频比特流获得至少一个解码目标层图像的层标识符(ID);从所述多层视频比特流获得指示可伸缩性信息是否已包括在层ID中的标志;当所述标志表示多条可伸缩性信息从层ID被获得时,从层ID获得多种不同类型的可伸缩性信息之中的至少一种类型的可伸缩性信息;通过经由使用可伸缩性信息对解码目标层图像进行解码来恢复图像。
获得可伸缩性信息的步骤可包括:当标志的值为1时,从层ID的表示的一部分产生可伸缩性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2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式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单稳态永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