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生型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33107.4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3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奥勒·波尔森;克努兹·托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必克流体技术丹麦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18 | 分类号: | F28F9/18;F28F13/06;F28D7/16;F28F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丹麦锡***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 热交换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生的食品对食品的管状热交换器,对于我们,其适用于食品加工应用,即是,例如,通过普通清洁代替使用酸性流体清洗,被容易地且定期地清洁内部和外部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已知的食品管状热交换器在细长的且通常圆柱形的壳体(外壳)的每个端部具有管板,其中多个密集排列的在两个管板之间延伸的轴向管作为管束。管的端部被容纳在对应的在各管板中的贯穿孔中。在制造热交换器期间,管的端部被插入到孔中,并且具有相对紧的配合,并且通过旋转管的内侧该相对紧的配合增强,以便在旋转的区域中管壁部变得更薄,从而试图增加其直径,这导致旋转的管的区域的外表面在被压迫抵靠在管板中的孔的壁部。旋转仅被使用在被容纳于管板中的孔的内部的管的端部中。然后,管的端部在管的外侧被焊接于管板。该工序提供了在诸如产品成本、可靠性和防止流体从圆柱形壳体的内部溢出的各个方面都满意的牢固的连接。
然而,在卫生型热交换器的领域中,即是,适用于与液体食品一同使用的且直接接触液体食品的热交换器,其最重要的是,避免尖角、缝隙、裂缝、穴或其他形式的难以清洗和灭菌的凹陷,并且在食物残留的地方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的危险。
在已知的热交换器(如图6所示)中的管板的外侧使用焊接的旋转的接头没有达到卫生需求,因为其在管的外表面和管板的孔的内表面之间留下了缝隙,并且其在管板的内侧和管的外表面之间的过渡处留下了尖角26。从而,在这些类型的热交换器中,食品仅可被使用于管的内腔中,而不能被使用于细长的壳体的内部中。
发明内容
在这种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生型的轴向管热交换器,为了将食品供应到食品热交换器中,其能不仅能在管的内腔中操作液体食品,还能在围绕管的热交换器的内部操作液体食品,即是,提供一种克服了或者至少减少了上述缺点的热交换器。
该目的通过将卫生的食品供应到食品热交换器中来实现,热交换器包括:细长且中空的壳体;金属管板,其被安装在细长的壳体的每个相对的端部,以在细长且中空的壳体中限定封闭的内部空间;多个紧密间隔的金属管,它们在管板之间轴向地延伸,其中管的端部被容纳于在管板中的相应的紧密间隔的孔中,或者管的内腔与管板中的所述的相应的紧密间隔的孔对齐;其中,金属管通过在管板的朝内面向的侧面上的焊接接头被密封地固定于金属管板,其中焊接接头沿管的整个圆周延伸,并且在管的外表面和管板的朝内面向的侧面之间提供平滑的过渡。
通过使用在管板的内侧上的焊接接头来固定管,在管和管板之间产生了卫生的、平滑的、无缝隙和裂缝的连接,并且从而允许液体食品在围绕管的内部空间中被使用。这种卫生的设计甚至允许处理灭菌的且无菌食品。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焊接接头位于在管的外表面和管板的朝内面向的表面之间的过渡处。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每个管沿直线在管板之间延伸。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管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比管的外直径的两倍小。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管具有在10mm和50mm之间的外直径,并且优选地,所有管具有相同的直径。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管板具有足够的厚度,并且孔是贯穿孔,并且管被插入到孔的整个长度中。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管板具有比管的外直径大的厚度。
上述目的还通过提供制造轴向管状热交换器的方法来实现,该轴向管状热交换器包括:在细长的热交换器壳体的每个相对的端部的金属管板,以及在管板之间延伸的、紧密间隔的轴向金属管,该方法包括:将管的端部插入到管板中的对应的孔中,或者将管的内腔与管板中的所述的对应的紧密间隔的孔对齐的步骤;以及通过焊接在管和管板之间、在面向细长的圆柱形壳体的内部的管板的一侧上产生接头,以在管的外表面和所述管板的朝内面向的侧面之间提供平滑圆润的过渡的步骤。
在该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接头被从管的内腔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必克流体技术丹麦公司,未经斯必克流体技术丹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3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