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帛和纤维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3492.2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3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奥家智裕;岛田博树;黑田幸乙绫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3D15/12 | 分类号: | D03D15/12;D02G3/04;D04B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帛 纤维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仅阻燃性而且伸缩性也优异的布帛、以及使用该布帛而成的纤维制品。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从事消防、电力,化学公司等有可能暴露于火焰的工作的人们所穿着的作业服,采用使用阻燃性布帛的作业服。该阻燃性布帛使用间位系芳纶纤维、对位系芳纶纤维等阻燃性纤维。然而,该阻燃性纤维通常被认为伸缩性差。
作为对使用阻燃性纤维的布帛赋予伸缩性的方法,提出了使用阻燃性纤维和弹力丝构成布帛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或对阻燃性纤维加捻后,进行热定型并解捻后,使用该阻燃性纤维构成布帛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等。
然而,使用弹力丝的布帛存在耐热性、阻燃性、耐试剂性等问题。另一方面,使用加捻后进行热定型并解捻的阻燃性纤维的布帛存在织造、后加工工序和穿着中伸缩性下降的问题或成本变高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933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248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937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24802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30742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8-1901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阻燃性而且伸缩性也优异的布帛,以及使用该布帛而成的纤维制品。
本发明的发明人等为了达成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若使用包含含有阻燃性纤维的纺织纱以及2个成分以并列型或偏心芯鞘型贴合的复合纤维的复合丝来构成布帛,将上述阻燃性纤维与上述复合纤维的重量比率设为特定的范围,则可得到不仅阻燃性而且伸缩性也优异的布帛,通过进一步反复深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如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布帛,其特征在于,使用复合丝而成,该复合丝包含:含有极限氧指数为25以上的阻燃性纤维的纺织纱以及2个成分以并列型或偏心芯鞘型贴合的复合纤维,上述阻燃性纤维的重量比率相对于布帛重量为75重量%以上,且上述复合纤维的重量比率相对于布帛重量为5~15重量%的范围内”。
此时,上述阻燃性纤维优选为选自间位系芳纶纤维、对位系芳纶纤维、聚对亚苯基苯并唑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醚酰亚胺纤维、聚酰胺酰亚胺纤维、碳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氯乙烯纤维、阻燃人造丝、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阻燃丙烯腈纤维、阻燃聚酯纤维、阻燃维尼纶纤维、三聚氰胺纤维、氟纤维、阻燃羊毛、阻燃棉中的1种以上的纤维。此外,优选在上述纺织纱中进一步含有选自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人造丝纤维、富强纤维、莱塞尔纤维、丙烯腈系纤维、维尼纶纤维、棉、麻、羊毛中的1种以上的纤维。此外,上述纺织纱中,捻系数优选为2.5~4.5的范围内。此外,构成上述复合纤维的2个成分优选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组合、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组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组合中的任一组合。此外,上述复合纤维优选为单纤维纤度0.5~10.0dtex且总纤度20~200dtex的复丝。此外,上述复合丝优选为合股纱线或包覆纱线。此外,布帛优选为纺织物或编织物。此外,优选布帛是纺织物,在纺织物的经纱和纬纱中的任一者配置包含含有极限氧指数为25以上的阻燃性纤维的纺织纱以及2个成分以并列型或偏心芯鞘型贴合的复合纤维的复合丝、在另一者的经纱或纬纱配置含有极限氧指数为25以上的阻燃性纤维的纺织纱。此外,布帛中,经向和/或纬向的伸长率优选为3~50%的范围内。此外,布帛中,经向和/或纬向的伸长恢复率优选为70%以上。此外,布帛中,极限氧指数优选为25以上。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使用上述布帛而成的纤维制品。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不仅阻燃性而且伸缩性也优异的布帛、以及使用该布帛而成的纤维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复合丝包含纺织纱和复合纤维。另外,上述纺织纱含有极限氧指数(以下有时也称为“LOI”)为25以上的阻燃性纤维(以下有时也简称为“阻燃性纤维”)。应予说明,极限氧指数基于JISK7201进行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3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