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型沸石及其制造方法、气体吸附剂及一氧化氮除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3723.X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4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S·P·爱兰格瓦;山本将浩;稗田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39/46 | 分类号: | C01B39/46;B01J20/1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艳;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沸石 一氧化氮 气体吸附剂 置换 离子 金属阳离子 离子交换 净化 承载量 组群 催化 制造 自由 | ||
本发明提供一种β型沸石及其制造方法、气体吸附剂及一氧化氮除去方法。本发明的Mn+置换β型沸石的SiO2/Al2O3的比为7~18,且是经Mn+离子(Mn+表示n价的金属阳离子,n表示1~3的数,M表示选自由Ni、Co、Cu、Mn、Zn、Sn、Ag、Li、K、Cs、Au、Ca、Mg、Pt、Pd、Rh及Ir所组成的组群中的元素)进行离子交换而成。相对于Mn+置换β型沸石,Mn+离子的承载量合适的是0.01mmol/g~2.5mmol/g。Mn+置换β型沸石即便在氧以高浓度存在于需净化的气体中的情况、或需净化的气体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也对于该气体中所含的一氧化氮的催化除去有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n+置换β型沸石、含有所述Mn+置换β型沸石的气体吸附剂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将内燃机的废气等气相中的一氧化氮气体吸附除去的吸附剂及从气相中除去一氧化氮气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的废气净化用催化剂,已提出了使用经金属离子进行了离子交换的β型沸石。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脱硝催化剂,其具有以0.1质量%~15质量%的Fe3+离子对SiO2/Al2O3的摩尔比为15~300的β型沸石进行离子交换而成的载体、及承载在该载体上的氧化铁。
专利文献2中记载:对以下β型沸石进行离子交换而使其承载Fe3+,并使其与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接触,所述β型沸石具有在29Si魔角旋转(Magic Angle Spinning,MAS)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光谱中观测到的归属于沸石骨架的Q4的Si含有率为35质量%~47质量%的骨架结构,且SiO2/Al2O3的摩尔比为20以上且小于100。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将流动燃烧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还原成N2的方法,并且该方法中,在低于50℃的催化剂床(catalyst bed)温度下利用过渡金属/沸石催化剂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然后在低于150℃的催化剂床温度下,使用烃(HC)还原剂利用所述催化剂将NOx还原。该过渡金属可举出钴、锰、铈、铜、铁、铬及这些金属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沸石催化剂可举出β型沸石催化剂。
专利文献4中,对掺杂有铁(Fe)、钴(Co)、镍(Ni)、银(Ag)、铜(Cu)、钒(V)、铑(Rh)、钯(Pd)、铂(Pt)、铱(Ir)等金属的金属掺杂沸石及使用该沸石的氮氧化物的还原进行了记载。根据该文献,记载有SiO2/Al2O3的比为20~40,另外实施例中使用市售的β型沸石作为该沸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11575号手册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0769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表2010-50241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表2010-5278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未经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37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