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粒子的制造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核-壳粒子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33935.8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洪钟八;宋定勳;皇甫根;崔敬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米纳有限公司;POSCO公司;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钟守期;谢小寒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子 制造 装置 利用 方法 | ||
1.一种核-壳粒子的制造装置,包括:
反应器,其包括汽缸、旋转体、驱动部、第一原料注入口与第二原料注入口、排出口、至少一个壳物质注入口、热交换物质移动路径、热交换物质注入口以及热交换物质排出口,所述汽缸向非旋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为中空结构;所述旋转体与所述汽缸的内壁面相隔一定距离地设置在内侧且向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驱动部连接设置在所述旋转体的一侧末端用于使旋转体旋转;所述第一原料注入口与第二原料注入口以所述汽缸的长度方向为准分别安装在一侧末端的外周面上并与所述汽缸的内部连通;所述排出口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原料注入口及第二原料注入口相对的汽缸另一侧末端并与汽缸内部连通;所述至少一个壳物质注入口安装在所述汽缸的外周面上且向汽缸内部供给壳物质;所述热交换物质移动路径安装在所述汽缸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以提供热交换物质移动的路径;所述热交换物质注入口与所述热交换物质移动路径连接设置用于注入热交换物质;所述热交换物质排出口与所述热交换物质移动路径连接设置用于排出热交换物质;
第一存储部,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反应器的第一原料注入口上;
第二存储部,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反应器的第二原料注入口上;
固液分离部,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反应器的排出口,从而将从排出口排出的生成物分离成固体粒子和液体;以及
干燥部,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固液分离部,以干燥从所述固液分离部分离出来的固体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粒子的制造装置,其中,
还包括循环泵,其用于循环所述热交换物质注入口与所述热交换物质排出口之间的热交换物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粒子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存储部与第一原料注入口、所述第二存储部与第二原料注入口之间分别连接设置有第一泵和第二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粒子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部为可以将旋转速度调整到1rpm以上的变速型搅拌电机。
5.一种核-壳粒子的制造方法,包括:
向旋转体之间填充缓冲溶液之后,将空气排出到外部的缓冲溶液填充步骤,所述旋转体与向非旋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汽缸的内壁面相隔地一定距离地设置在内侧且向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缓冲溶液填充步骤结束之后,使所述旋转体旋转的旋转体旋转步骤;
向所述旋转体旋转的汽缸内部供给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和第二存储部的原料以形成核-壳前驱体的前驱体形成步骤,所述第一存储部和第二存储部存储有用于形成核的物质;
向形成所述核形态的前驱体的汽缸内部供给用于涂覆核的壳物质的壳物质注入步骤;
对包括通过所述壳物质注入而形成的核-壳粒子在内的液体进行固液分离的固液分离步骤;以及
对通过所述固液分离步骤得到的核-壳粒子进行干燥的干燥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壳粒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固液分离步骤进行分离的包括核-壳粒子的液体使用反应器内部的反应物达到正常状态的液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壳粒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第一存储部与第二存储部中分别存储有成双的氯化锂与碳酸钠、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或者碳酸铝与硫酸铜。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壳粒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壳物质为包括铜、钴或者锰的无机金属;或者选自由聚乙二醇、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乙二醇二甲醚、聚环氧丙烷、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烯和聚偏二氯乙烯组成的群组中的高分子或低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米纳有限公司;POSCO公司;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未经莱米纳有限公司;POSCO公司;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39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