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和由其制备的非织造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4221.9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8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V·B·伽乐兹;G·C·理查森;P·麦卡;J·W·M·罗伯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46 | 分类号: | D01F6/46;D01F6/30;D04H3/007;B32B5/02;C08L2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杨立芳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制备 织造 材料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3年6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36505的优先权权益,其公开内容在此完全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基于丙烯的弹性体的共混物和由其制备的纤维和非织造材料。
背景技术
使用不同的热塑性树脂来制造纤维和织物是公知的。具体的,基于丙烯的聚合物和共聚物(有时候称作基于丙烯的弹性体)在本领域公知的是它们用于多种应用的用途,包括制造非织造织物。这样的织物具有广泛的多种用途,例如用于医学和卫生产品,服装,过滤器介质和吸附剂产品中。非织造织物特别可用于卫生产品,例如婴儿尿布,成人失禁产品和妇女卫生产品中。这些织物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卫生应用中,是生产美学上令人愉悦织物的能力,即,这样的织物,其是触摸柔软的,并且其具有良好的泄漏性能,即,这样的织物,其是可拉伸的,并且对于穿戴者的身体是舒适的。
丙烯抗冲共聚物通常用于这样的应用中,在其中强度和耐冲击性是期望的例如在模制和挤出汽车零件,家用器具,皮箱和家具中。虽然经常用于制膜,但是丙烯抗冲共聚物通常不用于制造纤维和织物,这是因为耐冲击性经常不是这样的应用所期望的性能。对于纤维和织物,制造商聚焦于性能例如强度,加工性,柔软度和透气性。美国专利No.6248833,6440882和7319122,美国专利申请No.2009/0311938,2009/0149605和2010/0124864和PCT申请No.PCT/US2012/064592描述了用抗冲共聚物制备的纤维和织物。
在许多卫生应用中,使用了多层非织造材料或者层压体,其具有至少一个弹性芯层和至少一个可伸长的面层,其中所述弹性层为产品提供了期望的适形性和适应性(和因此良好的泄露性能),同时可伸长的面层提供了期望的美观。基于丙烯的弹性体经常用于形成弹性层,但是其经常被认为感觉上更像橡胶,而不能提供面层所需的期望的美观。所以,面层经常由双组分聚合物共混物构成,其中所述共混物组分是以芯/鞘结构排列的。这样的双组分共混物可以包括丙烯均聚物,乙烯均聚物,无规丙烯共聚物和其它基于丙烯或乙烯的聚合物及其共混物。但是,这样的双组分材料的形成增加了非织造制造方法的复杂性和花费。因此,令人期望的是提供单组分非织造纤维和织物,其在熔纺方法中具有良好的伸长性和柔软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实施例1的纤维的峰值伸长率。
图2显示了实施例2的纤维的峰值伸长率。
发明内容
发明概述
本文提供的是纤维,非织造织物和其它非织造制品,其包含至少一种基于丙烯的弹性体和宽分子量聚丙烯或者宽分子量抗冲共聚物的共混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纤维可以包含大约30-大约85wt%的聚丙烯均聚物(它的分子量分布(Mw/Mn)(“MWD”)大于4.5)和大约15-大约70wt%的基于丙烯的弹性体的共混物,其中所述基于丙烯的弹性体包含丙烯和大约5-大约25wt%的衍生自一种或多种C2或者C4-C12α-烯烃的单元,和具有大于大约90%的三单元组立构规整度和小于大约75J/g的熔化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纤维可以包含大约30-大约85wt%的抗冲共聚物和大约15-大约70wt%的基于丙烯的弹性体的共混物。所述抗冲共聚物是反应器共混物,并且包含丙烯均聚物组分和共聚物组分,其中所述丙烯均聚物组分的MWD大于4.5,和其中所述共聚物组分包含大约20-大约80wt%的丙烯衍生的单元和大约20-大约80wt%的乙烯衍生的单元。所述基于丙烯的弹性体包含丙烯和大约5-大约25wt%的衍生自一种或多种C2或者C4-C12α-烯烃的单元,和具有大于大约90%的三单元组立构规整度和小于大约75J/g的熔化热。
发明详述
本文提供的是纤维、非织造织物和其它非织造制品,它们包含至少一种基于丙烯的弹性体和宽分子量聚丙烯或者宽分子量抗冲共聚物的共混物,本文还提供形成它们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未经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4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