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的端部的处理方法、板材的制造方法、板材的端部的处理装置以及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5526.1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8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聪;箕浦涉;斧卓司;西佐知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三井屋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3/04 | 分类号: | B29C53/04;B29C5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处理 方法 制造 装置 以及 | ||
1.一种板材的端部的处理方法,所述板材由热塑性树脂构成,
所述板材的端部的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工序,对所述板材的端部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加热按压而形成薄壁部(10a),并且以在所述薄壁部的作为板材内部侧的端部的内部端(10c)的周边处使所述薄壁部的被按压面具有凹部(10d)的方式而形成所述薄壁部;
第二工序,对所述薄壁部以所述被按压面成为内侧的方式而进行折叠;并使所述薄壁部的作为板材外周侧的端部的外周端(10b)向连接有所述薄壁部的内部端的所述板材的主体部(10e)的附近移动;
第三工序,对所述薄壁部的外周端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按压而使之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相比向厚度方向的内侧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的端部的处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对所述主体部(10e)中的存在于所述薄壁部的外周端的周边的部分与所述薄壁部(10a)的外周端(10b)一起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按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的端部的处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形成使所述薄壁部(10a)的外周端(10b)埋没在所述板材的内部的凹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的端部的处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对包括所述薄壁部(10a)的外周端(10b)在内的所述薄壁部的整体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按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板材的端部的处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板材的主面的双方上设置有缓冲层(12)。
6.一种板材的制造方法,所述板材由热塑性树脂构成,其中,
所述板材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所述板材切割为预定的形状的工序;
包括第一处理、第二处理、第三处理的工序,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中,对所述板材的端部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加热按压而形成薄壁部(10a),并且以在所述薄壁部的作为板材内部侧的端部的内部端(10c)的周边处使所述薄壁部的被按压面具有凹部(10d)的方式而形成所述薄壁部;在所述第二处理中,对所述薄壁部以所述被按压面成为内侧的方式而进行折叠,并使所述薄壁部的作为板材外周侧的端部的外周端(10b)向连接有所述薄壁部的内部端(10c)的所述板材的主体部(10e)的附近移动;在所述第三处理中,对所述薄壁部的外周端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按压而使之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相比向厚度方向的内侧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三处理中,对所述主体部(10e)中的存在于所述薄壁部(10a)的外周端(10b)的周边的部分与所述薄壁部的外周端一起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按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三处理中,形成使所述薄壁部(10a)的外周端(10b)埋没于所述板材的内部的凹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三处理中,对包括所述薄壁部(10a)的外周端(10b)在内的所述薄壁部的整体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按压。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板材的主面的双方上设置有缓冲层(12)。
11.一种板材的端部的处理装置,所述板材由热塑性树脂构成,所述板材的端部的处理装置对板材的端部进行处理,
所述板材的端部的处理装置具备:
第一机构,其对所述板材的端部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加热按压而形成薄壁部(10a),并且以在所述薄壁部的作为板材内部侧的端部(10a)的内部端(10c)的周边处使所述薄壁部的被按压面具有凹部(10d)的方式而形成所述薄壁部;
第二机构,其对所述薄壁部以所述被按压面成为内侧的方式而进行折叠,并使所述薄壁部的作为板材外周侧的端部的外周端(10b)向连接有所述薄壁部的内部端的所述板材的主体部(10e)的附近移动;
第三机构,其对所述薄壁部的外周端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按压而使之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相比向厚度方向的内侧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三井屋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三井屋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55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