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隔构件以及冷暖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5762.3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9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角田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环保能量 |
主分类号: | E04F15/024 | 分类号: | E04F15/024;E04B9/00;E04F13/08;E04F15/18;F24F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房永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隔 构件 以及 暖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隔构件以及冷暖气系统,特别涉及能够进行基于辐射的冷暖气的分隔构件以及冷暖气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节能与舒适性兼顾的冷暖气方式,以辐射热来进行冷暖气的辐射冷暖气系统受到关注。辐射冷暖气系统为如下所述的系统,对于顶棚面、地面等在冷气时冷却在暖气时加热,通过来自冷却或加热过的顶棚面、地面等的辐射热来进行冷暖气室的冷暖气。基于辐射热的冷暖气由于不会在室内产生极端的温度不均,因此在舒适的同时,用于冷却或加热顶棚面、地面等的所需要的热量比所谓的对流方式的冷暖气系统少。因此,辐射冷暖气系统可以说是更节能的系统。
作为组建比较简单并且能够进行基于輻射的冷气或者暖气的冷暖气系统,设置成如下系统:在与进行冷气或者暖气的冷暖气室面对的板状的加工层设置从冷暖气室的里侧在面彼此接触的板状的里侧层,在里侧层的与加工层相接的面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线状的中间槽,将调节温度后的空气从冷暖气室的里侧的空间所配设的管道供给到中间槽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7117号公报(图1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将冷暖气室设为开放式的需求高涨,在冷暖气室的里侧能够确保的空间变小,难以确保设置管道的空间,所以存在难以设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冷暖气系统的情况。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成为冷暖气的对象的空间的里侧的空间小也能够进行基于辐射的冷暖气的分隔构件以及冷暖气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分隔构件是一种对成为冷气或暖气的对象的对象空间R进行分隔的分隔构件10,在设置为分隔对象空间R时具备:分隔板12,相对于建筑物构造面Bf隔开间隔地设置,并形成对象空间R的边界;散热部15,形成于分隔板12的、对象空间R侧的表面;以及采热板18,是以对散热部15热传递的方式与散热部15接触的采热板,该采热板设置为向建筑物构造面Bf侧突出,相对于沿分隔板12的表面延伸的基准方向D而平行地延伸,并且,该采热板的基准方向D的长度L形成为规定的长度。
这样构成时,在设置有分隔构件,调节温度后的空气以沿基准方向流动的方式被供给于分隔板与建筑物构造面之间的情况下,被供给的空气的热能够经由采热板传递至散热部并从散热部辐射热,即使分隔板与建筑物构造面之间的距离短也能高效地对对象空间进行辐射冷暖气。
此外,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分隔构件例如图1所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分隔构件10中,采热板18构成为包括与分隔板12抵接的第1突出部18a、在与基准方向D交叉的方向上从第1突出部18a离开并与分隔板12抵接的第2突出部18b、以及在从分隔板12离开的位置连接第1突出部18a与第2突出部18b的第3突出部18c。
这样构成时,能够抑制分隔板与建筑物构造面的距离且增大采热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此外,本发明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分隔构件例如图4、图5、图6所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1方式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分隔构件中,采热板418、518、618具有向相对于基准方向D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起418p、518p、618p。
这样构成时,能够适当发挥的前缘效应,能够提高从空气到采热板的热传递率。
此外,本发明的第4形态所涉及的分隔构件例如图4所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分隔构件中,突起418p形成为沿基准方向D延伸的分段状,并且突起418p形成为在分段状的相邻的段之间形成的槽的截面积随着从基准方向D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前进而逐渐变小。
这样构成时,沿采热板流动的空气的流速逐渐变快,能够在导热量变小的基准方向下游侧提高热传递率。
此外,本发明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分隔构件例如图5所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分隔构件中,突起518p为打乱基准方向D的空气的流动的打乱促进体,突起518p由将采热板518切开并立起地形成的多个打乱促进体构成。
这样构成时,能够促进从空气到采热板的热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环保能量,未经株式会社环保能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5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