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7015.3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1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D·M·毕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离合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4 | 分类号: | F16D13/64;F16D13/68;F16D13/38;F16F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 ||
一种离合器片(10)包括板组件(11,12)、用于连接到输出轴的毂(20)以及能由板组件(11,12)驱动而旋转的毂凸缘(24)。毂(20)能由毂凸缘(24)驱动而旋转。板组件(11,12)和毂凸缘(24)由驱动装置(30,31)结合到一起,该驱动装置允许板组件(11,12)与毂凸缘(24)之间在预定范围内的角位移。驱动装置(30,31)包括围绕毂(20)同心地安装且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第一板和第二板(11,12)之间的一对弯曲的驱动组件(30,31)。驱动组件(30,31)施加偏置载荷以抵抗板组件(11,12)与毂凸缘(24)之间的相对角位移。驱动组件(30,31)均包括多个相邻壳体段(32),在所述壳体段之间限定出空腔,并且定位在空腔中的是弹性阻尼器(33)。板组件(11,12)与毂凸缘(24)之间沿第一方向的角位移导致壳体段(32)朝向彼此移动,以使阻尼器(33)变形并且增加偏置载荷来抵抗进一步相对角位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在汽车行业中用于手动变速汽车和卡车的摩擦离合器组件。本发明特别涉及摩擦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片,并且因为涉及到该应用,所以将方便地描述本发明。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背景的以下讨论旨在便于理解本发明。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所述讨论并非承认或认可任何提到的材料都已在本申请的优先权日前出版、熟知或成为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汽车或具有手动变速器或变速箱的其它车辆的摩擦离合器组件或“离合器”一般位于发动机和传动系之间。发动机和传动系之间的部件通常包括若干相邻的环形片,包括由发动机输出(通常为曲轴)以可旋转的方式驱动的飞轮、离合器片(另外被称为从动片)以及压片,由诸如一个或多个弹簧的储能装置使压片偏向离合器片和飞轮,以将离合器片夹紧在飞轮和压片之间。
车辆的离合器基于离合器片的结合面与飞轮和压片的相邻结合面之间的摩擦接合而运行,以允许离合器片将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传输至传动系的剩余部分(开始于变速箱)。然而,除非在传动线中存在某种形式的减震以消散不规则的冲量(这在内燃汽油或柴油发动机中自然会发生),否则这些冲量将造成不必要的传动线噪声和振动。
为了防止将发动机冲量传送到变速箱,出于减震目的,现有技术离合器片包括驱动弹簧。驱动弹簧通常是螺旋弹簧。由此,典型的离合器片包括花键毂,该花键毂接收花键轴,以将发动机旋转传送给变速箱或变速器。或者刚性地或者以某一角位移将花键毂连接到毂凸缘,用于使怠速时的发动机振动(“怠速振动”)减震,并且毂凸缘被夹在固定到一起的主板和侧板之间。当经由固定至主板周缘的摩擦材料使主板移入与发动机的飞轮的摩擦接合时,毂凸缘被驱动而旋转。由驱动弹簧将主板和侧板组件(下文为“板组件”)与毂凸缘连接,以在它们之间响应于发动机的不规则冲量通过驱动弹簧的小幅收缩和扩张而提供有限的角位移。提供角位移使车辆的驱动模式和超速模式(与诸如怠速振动的其它振动比较而言)下的扭转振动减震。
驱动弹簧通常为直弹簧,以往,通常提供围绕花键毂等距地间隔的3或4根弹簧。使用直螺旋压缩弹簧的偏好是在它们易于制造且因此廉价的基础上出现的。直驱动弹簧还偏于时新,因为这样的驱动弹簧的运行无需沿着其长度进行引导来维持驱动弹簧平直。这样的间接好处是,弹簧不会摩擦离合器组件的其它部件,否则这种摩擦将另外造成磨损并产生热量,这都可能有损于离合器片的寿命。
随着驱动弹簧长度的增加,离合器中可用的减震量增加,因为这增加了毂凸缘和板组件之间可用的角位移量。然而,随着直驱动弹簧长度的增加,弹簧载荷可能不再与弹簧轴线的对准,并且可能降低弹簧的正常抗压强度。通过经由弹簧使毂凸缘作用在离合器片的侧板和主板上,弹簧可能实际上被迫形成梯形形状。而且,离合器中的可用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并非总能得到弹簧长度的增加。
申请人已调查出采用弯曲的驱动弹簧的离合器片。与直弹簧比较,这样的弹簧可以允许增加长度,由此有利地增加可用的减震和角位移。弯曲的驱动弹簧已经公开在JP8121535(A)中。该专利公开的弯曲弹簧具有较大直径的中心线圈,并且确定弹簧磨损和随后的弹簧失效为要解决的问题。该专利接着为磨损和失效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离合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离合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7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