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装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7787.7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2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拓己;北升优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65/26 | 分类号: | B65D65/26;B65D65/32;B65D75/6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张丽颖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 ||
一种具备包围物品的保护膜和连结于保护膜的外表面的粘性标签的包装体,其被改善成能够省略在保护膜形成切缝的工序,且无需在物品的特定部位设置凹陷。保护膜(5)具备第1边缘部(5A)与第2边缘部(5B)相互重叠而成的重复边部(5L),第1边缘部(5A)与物品(2)直接相对,第2边缘部(5B)隔着第1边缘部(5A)与物品(2)相对,在以覆盖重复边部(5L)的方式被连结的粘性标签(10)与保护膜(5)的连结面设置有不均匀连结力分布,该不均匀连结力分布为连接于第2边缘部(5B)的第2区域(RB,11B)具有比连接于第1边缘部(5A)的第1区域(RA,11A)大的连结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包围物品的保护膜和连结于所述保护膜的外表面的粘性标签的包装体。
背景技术
作为关于这种包装体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存在下述所示的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包装体中,预先在保护膜的局部形成V字形的切缝,以覆盖该切缝的方式粘贴粘性标签。因此,使用者捏住粘性标签将其从包装体剥离的话,仅V字形的内侧部分因粘性标签的粘接力而仍然被粘贴,保护膜沿V字的宽度而破裂,因此能够简单地去除保护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56665号公报(0003段,0015段,图1,图3,图6)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需要用于在保护膜的特定位置形成特殊形状的切缝的复杂的装置及工序。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为了在保护膜形成切缝时不损伤物品,需要在物品的局部设置凹陷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体,鉴于如上例示的以往技术带来的课题,能够省略用于在保护膜形成切缝的复杂的装置和工序,且无需在物品的特定部位设置凹陷。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包装体的特征结构在于,
具备包围物品的保护膜和连结于所述保护膜的外表面的粘性标签,
所述保护膜具备第1边缘部与第2边缘部相互重叠而成的重复边部,所述第1边缘部与所述物品直接相对,所述第2边缘部隔着所述第1边缘部与所述物品相对,
所述粘性标签以覆盖所述重复边部的方式被连结,
所述保护膜与所述粘性标签之间的连结面分割为第1区域和第2区域,该第1区域连接于所述第1边缘部,该第2区域连接于所述第2边缘部,在所述连结面设置有不均匀连结力分布,该不均匀连结力分布为所述第2区域具有比所述第1区域大的连结力,
在所述粘性标签的所述第1区域侧设置有比所述第2区域侧更从所述物品向径向外侧较长延伸的延长部,该延长部的宽度遍及所述粘性标签的整个宽度。
在具备上述的特征结构的包装体中,将粘性标签从包装体剥离的话,通过不均匀连结力分布的作用,首先,与第2区域连接的第2边缘部(即隔着第1边缘部与物品相对的部位)从与第1区域连接的第1边缘部(即与物品直接相对的部位)剥离,因此以不一定伴随保护膜的破裂的状态来顺利地进行保护膜的去除。其结果,即使不预先在保护膜形成切缝,仅通过将粘性标签从包装体剥离就能顺利地去除保护膜,并且,也无需在物品的特定部位设置凹陷。
根据本结构,要去除包装体的包装而取出里面的物品的用户在要从包装体剥离粘性标签时,自然地捏住粘性标签的延长部而促进剥离的动作,因此,在连结于粘性标签的第2边缘部中,特别是顶端侧先从第1边缘部剥离,从而使第2边缘部更顺利地从第1边缘部剥离。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结构在于,所述第2边缘部通过静电密封与所述第1边缘部连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未经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7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