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机动车车身的预成形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8646.7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8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T·霍格尔;D·贝赫勒;L·戈尔迪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9/04 | 分类号: | B62D29/04;B29B11/16;B29L3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闫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机动车 车身 成形 元件 | ||
1.具有带有第一和第二预成形元件的车身的机动车,
所述第一预成形元件具有带有共同的第一外轮廓(12)的多个纤维垫(11a、11b)的第一堆叠件(11)、第一预成形面(13)、第一预成形边缘区域(14)和第一预成形棱边(15),其中,第一预成形棱边(15)限定第一外轮廓(12)的至少一部分;第一预成形边缘区域(14)在第一预成形面(13)和第一预成形棱边(15)之间延伸;第一预成形边缘区域(14)相对于邻接到该第一预成形边缘区域上的第一预成形面(13)通过第一折弯部(16)分开并且第一预成形边缘区域(14)相对于邻接到该第一预成形边缘区域上的第一预成形面(13)倾斜,
所述第二预成形元件具有带有共同的第二外轮廓(22)的多个纤维垫(21a、21b)的第二堆叠件(21)、第二预成形面(23)、第二预成形边缘区域(24)和第二预成形棱边(25),其中,第二预成形棱边(25)限定第二外轮廓(22)的至少一部分;第二预成形边缘区域(24)在第二预成形面(23)和第二预成形棱边(25)之间延伸;第二预成形边缘区域(24)相对于邻接到该第二预成形边缘区域上的第二预成形面(23)通过第二折弯部(26)分开并且第二预成形边缘区域(24)相对于邻接到该第二预成形边缘区域上的第二预成形面(23)倾斜,
第一预成形边缘区域(14)和第二预成形边缘区域(24)形成搭接部(30),并且
第一预成形边缘区域(14)和第二预成形边缘区域(24)分别在与相应的折弯方向背离的一侧上搭接地彼此贴靠。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其中,纤维垫(11a、11b)是碳纤维垫。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其中,碳纤维垫是纺织的。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其中,碳纤维垫放置成,使得碳纤维基本上相同地定向并且被横向缝合。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其中,第二预成形边缘区域(24)朝第二预成形棱边(25)的方向具有第二预成形元件(10)的材料厚度(d2)的逐步减小。
6.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搭接部(30)在结构棱边区域(4)中朝预成形结构(1)的棱边(3)的方向加宽。
7.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其中,第一预成形边缘区域(14)和第二预成形边缘区域(24)之中的至少一个预成形边缘区域具有比相应的邻接的预成形面(13、23)的材料厚度(d1、d2)更小的材料厚度(d1'、d2'),使得在相应的折弯部(16、26)上在与折弯方向背离的一侧上形成凹进的阶梯部(17、27)。
8.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其中,第一预成形边缘区域(14)沿侧向朝结构棱边(3)的方向并且直到结构棱边过渡到第一边缘棱边区域(31)中,并且第二预成形边缘区域(24)沿侧向朝结构棱边(3)的方向并且直到结构棱边过渡到第二边缘棱边区域(32)中,其中,第一边缘棱边区域(31)和第二边缘棱边区域(32)之中的一个边缘棱边区域相对于相应的邻接的预成形面(13)未折弯地伸展并且第一边缘棱边区域(31)和第二边缘棱边区域(32)之中的另一个边缘棱边区域相对于相应的预成形面(23)在搭接区域(30)中以一个预成形元件(10)的材料厚度(d1)沿折弯方向凹进,从而所述一个边缘棱边区域的与搭接部(30)背离的侧面和邻接到所述另一个边缘棱边区域上的预成形面(23)的朝向相同方向的面具有一致的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86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