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39040.5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小山雅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住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E04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独立式住宅及低层集合住宅等建筑物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作为这种减振装置,已知有如下这样的减振装置,即,具备固定在梁上的板状的上部传递构件和固定在地板等基础上的板状的下部传递构件,且在上部传递构件和下部传递构件之间设有油压减振器。上述上部传递构件和下部传递构件传递水平方向的振动。油压减振器的油缸端部以及活塞杆端部,分别连结于上部传递构件以及下部传递构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703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在上部的水平构件即梁和下部的水平构件即基础之间的中央设置油压减振器,在例如上部的梁的弯曲刚度比下部的基础的弯曲刚度小的情况下,在地震时等,上部的梁在来自阻尼部件的反作用力等的作用下而产生弯曲变形,有可能无法充分发挥油压减振器的阻尼性能。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梁或者基础等水平构件的强度如何,都能够充分发挥阻尼部件的阻尼性能的减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减振装置为设置在一对水平构件之间的减振装置,该一对水平构件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在上下方向上相面对,该减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1构件,其固定于一个水平构件并且朝向另一个水平构件突出;第2构件,其固定于另一个水平构件并且朝向一个水平构件突出,该另一个水平构件具有比一个水平构件的弯曲刚度小的弯曲刚度;以及阻尼部件,其连结于所述第1构件和第2构件。阻尼部件被设置为靠近另一个水平构件。
根据该减振装置,阻尼部件被设置为靠近一对水平构件中的弯曲刚度较小的另一个水平构件,因此,在向其框架输入水平力的情况下,距该阻尼部件的距离越大自阻尼部件受到的弯曲应力越大。因此,能够由水平刚度较大的水平构件来负担该弯曲应力,能够减轻反作用力给另一个水平构件带来的负担。结果是,能够抑制弯曲刚度较小的水平构件的弯曲变形。另外,由于该水平构件的弯曲变形被抑制,因此能够将框架的位移集中在阻尼部件。因此,无论梁或者基础等水平构件的强度如何,都能够充分发挥阻尼部件的阻尼性能。
第1构件呈沿一对水平构件的延伸方向配置的板状,并且接合于一个水平构件。因此,虽然第1构件相对于一个水平构件呈悬臂梁状突出,但是由于第1构件是板状,因此第1构件的刚度得到提高。因此,第1构件的连结于阻尼部件的顶端部与该一个水平构件的相对位移大致同样地位移。结果是,第1构件和阻尼部件的相对位移变大,由此能够更大程度地体现阻尼部件的阻尼性能。
在第1构件的与另一个水平构件相面对的端部设有缺口部,在该缺口部配置有第2构件和阻尼部件。由此,在该缺口部配置有第2构件和阻尼部件,因此能够抑制减振装置的在宽度方向(即水平构件的延伸方向)上的大型化。
第1构件具有:腹板部,其形成为板状;以及一对凸缘部,该一对凸缘部配置在腹板部的在水平构件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并且该一对凸缘部的在面外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腹板部的在面外方向上的宽度,这一对凸缘部接合于一个水平构件。由此,第1构件的弯曲刚度得到提高,因此第1构件的伴随水平载荷所产生的挠曲变小,能够更可靠地向油压减振器传递载荷。
一对凸缘部各自在靠一个水平构件侧的端部具有平板状的端板,端板以与一个水平构件面接触的状态固定于一个水平构件。在凸缘部和一个水平构件之间借助端板传递轴力(拉伸力或压缩力),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轴力的传递。
一对凸缘部各自在靠一个水平构件侧的端部具有平板状的端板,端板以与一个水平构件面接触的状态刚接于一个水平构件。在凸缘部和一个水平构件之间借助端板传递轴力(拉伸力或压缩力),因此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轴力的传递。
一对凸缘部各自形成为筒状,并且在靠一个水平构件侧的端部的侧面具有开口,该开口形成至端板,端板具有通到凸缘部的内部空间的贯通孔,减振装置设置有固定螺栓,该固定螺栓固定于一个水平构件且穿过该贯通孔。由此,能够通过固定螺栓将端板接合于一个水平构件,能够适宜地实现刚接。另外,像这样在凸缘部的正下方将该凸缘部和一个水平构件刚接,因此能够避免腹板部的缺损,且能够抑制端部处的剪切屈服强度的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住宅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住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9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