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系统泵清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9224.1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大卫·L·费尔;丹尼斯·J·冯克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瑞克明尼苏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02 | 分类号: | B05B7/02;B05B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杨娟奕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 系统 清洗 方法 | ||
一种用于具有多个主流体源和利用共用泵的流体输出的系统的方法,包括:停止泵送第一流体,使共用泵与流体输出和主流体源隔离,将共用泵的入口连接至溶剂源,并且将共用泵的出口连接至废液桶,首先以泵送模式、然后以再循环模式、然后以冲洗模式致动共用泵,将共用泵的入口连接至第二主流体源,将共用泵的出口连接至输出管线,并且开始从第二主流体源泵送第二流体通过输出管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喷射诸如涂料、密封剂、涂层等流体的涂抹器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用单个共用泵在喷射流体之间转变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流体喷射系统用于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喷涂、涂胶和泡沫喷射。一些流体涂抹器具有运送不同流体组分的分隔的“A侧”和“B侧”流体系统(例如泵、存储器和流体管线),而其他流体涂抹器仅泵送和喷射单一喷射材料。喷射系统中泵送的常见材料包括涂料、聚亚胺酯、异氰酸酯、聚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酯。
在一些应用中,可能需要或希望使用一个喷射系统喷射多种不同材料 (例如多种不同的涂料)。在这样的情况下,喷射系统通常必须被彻底清洗以避免不同喷射流体的交叉污染,并且再连接至新的流体源。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具有多个主流体源和利用共用泵的流体输出的系统的方法,包括:停止泵送第一流体,使共用泵与流体输出和主流体源隔离,将共用泵的入口连接至溶剂源,并且将共用泵的出口连接至废液桶,首先以泵送模式、然后以再循环模式、然后以冲洗模式致动共用泵,将共用泵的入口连接至第二主流体源,将共用泵的出口连接至输出管线,并且开始从第二主流体源泵送第二流体通过输出管线。
一种喷射系统,包括溶剂源、废液桶、泵、控制器、带阀的入口和出口歧管以及分别用于第一喷射流体和第二喷射流体的第一流体源和第二流体源。溶剂源供应清洗溶剂。该泵包括具有往复式活塞的计量式双动泵送缸,以及第一和第二入口阀及出口阀。带阀的入口歧管选择性地将泵连接至第一流体源、第二流体源和溶剂源,而带阀的出口歧管选择性地将泵连接至流体输出和废液桶。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泵在第一操作状态期间喷射第一流体并且在第二操作状态期间喷射第二流体,并且从第一操作状态经由中间清洗过程转变为第二操作状态。在中间清洗过程期间,带阀的入口歧管将泵连接至溶剂源,带阀的出口歧管将泵连接至废液桶,并且泵首先以泵送模式被致动以从泵中清除第一流体,然后以再循环模式被致动以使清洗溶剂循环通过该泵。
附图说明
图1是喷射系统的示意图。
图2 A 和2B 是图1的喷射系统的泵的运行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用于图1的泵的清洗过程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在图3的清洗过程的再循环模式期间图1的泵的再循环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在图3的清洗过程的冲洗模式期间图1的泵的冲洗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作为从喷射一种流体向喷射另一种流体转变的手段的清洗多种喷射流体共享的共用喷射泵的系统和方法。
图1是喷射系统10的示意图,喷射系统10为具有A侧和B侧的两侧喷射系统,其被构造为输送仅在喷射时组合的不同的流体组分。例如,喷射系统10可以在喷射时组合A侧的涂料和B侧的催化剂(例如,聚亚胺酯、丙烯酸酯、聚酯或环氧树脂)。虽然喷射系统10将在下文主要论述为用于喷射涂料的系统,但是本发明可以类似地应用于用于泡沫、黏合剂和其它材料的喷射器。喷射系统10的许多部件并列地存在于该系统的A 侧和B侧。为了清楚起见,A侧部件标记有下标“a”,而B侧部件标记有下标“b”。在下文中,没有下标的附图标记将用来通用地指代在喷射系统10的A侧和B侧并列存在的元件,并且指代两侧共用的单个元件,而特定的A侧或B侧对应物将适当地标示有下标“a”或“b”。例如,“泵 12a”和“泵12b”分别为喷射系统的A侧和B侧子系统的特定元件。与“泵12”(没有下标)相关的描述通用地指代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瑞克明尼苏达有限公司,未经固瑞克明尼苏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9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