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0268.6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8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大竹晶也;酒井博美;长田喜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4D5/00 | 分类号: | F04D5/00;F02M37/08;F04D29/04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胡建新,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 ||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3年9月17日申请的日本特许申请第2013-191599号,在本发明中将其内容公开到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泵。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燃料泵,具备能够在泵室内旋转的叶轮、以及能够对叶轮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通过叶轮的旋转将燃料箱的燃料向内燃机压送。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燃料泵,具备由定子和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定子的径向内侧方向上的转子构成的电动机,利用转子的旋转运动来对叶轮进行旋转驱动。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燃料泵中,和转子一体地旋转的轴能够旋转地支撑在设置于燃料泵的两个端部的两个轴承上。一方的轴承设置在与轴的一方的端部连接的叶轮的附近。对轴的另一方的端部进行支撑的另一方的轴承支撑于设置在收容定子及转子的外壳的端部上的盖端部(Cover end)。若因搭载燃料泵的汽车的振动而导致轴在燃料泵内振动,则产生轴的端部与盖端部的碰撞声。若轴相对于盖端部的相对速度大,则碰撞声变大,因此随着燃料泵的振动增大,燃料泵所产生的噪音变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30328号公报(对应于US2011/0020154A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因振动而产生的噪音的燃料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燃料泵,具备:筒状的外壳;泵盖,具有向外壳的内部吸入燃料的吸入口,被设置在外壳的一方的端部;盖端部,具有向外壳的外部吐出燃料的吐出口,被设置在外壳的另一方的端部;定子;转子;轴,和转子一体地旋转;轴承,支撑于盖端部,将轴的盖端部侧的端部能够旋转地进行支撑;轴承收容部,被设置在盖端部的外壳的内部侧,具有收容轴承的收容空间;以及叶轮。轴承收容部具备形成为筒状且在内部收容轴的盖端部侧的端部的第1筒部、以及形成为有底筒状且将第1筒部与盖端部连接的第2筒部,外壳内的燃料向收容空间流入,或从收容空间流出,第2筒部内的收容空间的内径小于轴的盖端部侧的外径。
在本发明的燃料泵中,轴的盖端部侧的端部收容在轴承收容部的第1筒部内的收容空间内。外壳内的燃料的一部分滞留在设置于第1筒部与盖端部之间的第2筒部内的收容空间。即,滞留在第2筒部内的收容空间的燃料位于轴的端部与盖端部之间。若因燃料泵的振动等而导致轴向盖端部的方向移动,则滞留在第2筒部内的收容空间的燃料向外壳内适度流出,作为减慢轴相对于盖端部的相对速度的减震器而发挥功能。由此,防止轴的端部与盖端部以比较快的相对速度碰撞。因此,能够减小因轴与盖端部的碰撞而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燃料泵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II部放大图。
图3是说明图1的燃料泵的作用的截面图。
图4是说明图1的燃料泵的作用的截面图,是与图3不同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燃料泵。
燃料泵1具备电动机部3、泵部4、外壳20、泵盖60、盖端部40及轴承收容部43。在燃料泵1中,电动机部3及泵部4收容在由外壳20、泵盖60及盖端部40形成的空间内。燃料泵1从图1的下方侧所示的吸入口61将未图示的燃料箱内的燃料吸入,并从图1的上方侧所示的吐出口422向内燃机吐出。另外,在图1~4中,将上方侧设为“上侧”,将下方侧设为“下侧”。
外壳20由铁等金属形成为圆筒状。
泵盖60封堵外壳20的吸入口61侧的端部201。端部201的边缘被向内侧铆紧,从而泵盖60被固定在外壳20的内侧,向轴向的拔出得到限制。
盖端部40由树脂成型,封堵外壳20的吐出口422侧的端部202。盖端部40具有基座部41及吐出部42。
基座部41被设置成封堵外壳20的端部202。基座部41与电动机部3的定子10的上侧连接,与定子10一体地形成。基座部41中,基座部41的径向外侧的缘部411被外壳20的端部202的边缘铆紧。由此,基座部41被固定在外壳20的内侧,向轴向的拔出得到限制。基座部41在偏离了中心的位置形成有与吐出部42的燃料通路421连通的燃料通路412。在基座部41上,在外壳20的外部侧连接有吐出部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02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