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处理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1171.7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江藤大史;上道克次;松野清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处理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组织进行处理的内窥镜处理器具。本申请基于2013年12月11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3-256426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一边进行借助于内窥镜的观察,一边使内窥镜处理器具贯穿形成于内窥镜的通道内并进行各种处理。
作为这种内窥镜处理器具,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超声波用穿刺针。
超声波用穿刺针主要包括护套、配置于该护套的基端部的操作部、借助该操作部以进退自如的方式贯穿配置于护套内的针管。操作部包括操作部主体和滑动件,该操作部主体形成为棒状且安装有护套的基端部,该滑动件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操作部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在滑动件设有用于固定于操作部主体的固定螺钉,在滑动件安装有针管的基端部。
在使用如此构成的超声波用穿刺针时,将超声波内窥镜的内窥镜插入部从口等插入体内。利用超声波内窥镜所具有的光学摄像机构、超声波扫描机构进行观察,并且确定进行活检的部位。
使滑动件相对于操作部主体向基端侧移动(拉回),在将针管收纳于护套内的状态下拧紧固定螺钉。手术者等使用者用一只手把持超声波内窥镜的内窥镜操作部,从设于内窥镜操作部的基端管头向通道内插入超声波用穿刺针的护套。如果使护套自内窥镜插入部突出,则用另一只手拧松超声波用穿刺针的固定螺钉,压入滑动件并使针管自护套的顶端部突出。为了使针管突出而压入滑动件的长度例如为40mm左右。
此时,使用者用一只手把持内窥镜操作部,用另一只手把持超声波用穿刺针的操作部并操作滑动件。因此,成为使力发挥作用的力点的滑动件和成为支点的超声波用穿刺针与基端管头之间的连接部相对分开,操作不稳定。
在使针管自护套突出之后,使针管的顶端到达进行活检的对象组织。接下来,将注射器等连接于针管的管路并对针管内进行抽吸,从针管的顶端抽吸并提取对象组织的细胞等。
在操作贯穿于内窥镜的通道内的内窥镜处理器具的操作部时,为了解决力点与支点相对分开这样的问题,研究将在公知的微量移液器等中使用的操作部用于内窥镜处理器具。在该操作部中,以比操作部主体的基端面向基端侧突出的方式设有滑动件,为了朝向基端侧对滑动件施力而设有螺旋弹簧。使用者例如利用从手的食指到小拇指之间的手指把持操作部主体,克服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用大拇指向顶端侧压入滑动件,从而使针管自护套突出。
在使用了该操作部的情况下,成为力点的滑动件与成为支点的操作部主体被握于一只手中且相对接近,能够稳定地进行内窥镜处理器具的操作部的操作。若使大拇指离开滑动件,则在螺旋弹簧的作用力的作用下,针管收纳在护套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900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该操作部中,随着压入滑动件,自螺旋弹簧受到的反作用力变大,在将滑动件压入至极限的状态下难以保持滑动件。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压入了滑动件的状态下容易地保持滑动件的内窥镜处理器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处理器具包括:护套,其构成为能够贯穿于内窥镜的通道;处理部,其设于所述护套的顶端部;纵长构件,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护套并且顶端部连接于所述处理部,通过相对于所述护套进退而使所述处理部进行动作;以及操作部,其设于所述护套的基端部;所述操作部具有:操作部主体,其连接于所述护套;滑动件,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操作部主体沿着所述护套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操作部主体,并连接有所述纵长构件的基端部;以及恒定载荷弹簧部,其设于所述操作部主体,并与所述滑动件的位置无关地利用恒定的力朝向基端侧对所述滑动件施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处理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恒定载荷弹簧部具有:弹簧件,其形成为纵长状;以及收纳部,其用于收纳所述弹簧件的基端部;所述收纳部以从所述操作部主体向侧方突出的方式设于所述操作部主体的基端侧,所述弹簧件的顶端部沿着所述纵长构件向顶端侧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滑动件或所述纵长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1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