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针织制品的方法以及由此生产的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2304.2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8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N·格拉西;P·孔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莱迪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24 | 分类号: | D04B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曾祥生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针织 制品 方法 以及 由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包括两个腿部部件和本体的制品或服装(例如连裤袜、紧身衣或类似物)的方法的改进。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利用单个针织工艺在设置有单个或双重针床的圆形针织机上生产上述类型的无缝服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紧身衣、连裤袜和类似针织制品的生产领域中,不断地探索使针织过程自动化的新的方法和系统,以获得在单个生产工艺中在圆形针织机上针织的无缝的连续制品或服装。
某些探索是基于60年代发展出来的工艺。根据所述工艺,管状制品在单个工艺中被针织到圆形针织机,从第一腿部部件的端部开始,直到第二腿部部件的端部,针织三个后续的管状部分或区段,以便除了两个腿部部件之外,还形成制品的本体。然后,从圆形针织机卸载的管状制品在中心区域中被切割,以形成开口,弹性边缘围绕该开口缝制,以形成本体腰部。GB-1235361中公开了这种已知的方法。为了增强配合,本体用较宽的缝线针织,从而管状制品或服装的中心部分具有比腿部部件的区段稍大的区段。
GB-1235361中公开的方法是非常快速的,原因是其能够以连续的运动在圆形针织机上执行。然而,通过该方法生产的制品具有较低的成功率,原因在于形成有管状织物(其中每个线圈具有与管状腿部相同的缝线)的本体没有足够紧密地配合。更具体地,本体高度太受限,并且弹性边缘太接近裤裆线。
已经想到该方法的许多改进,其目的在于克服该方法的限制和缺陷。
US-2962884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在针织第一腿部部件之后且在针织第二腿部部件之前,通过利用长度逐渐减小然后增大的往复运动线圈进行针织,在圆形针织机上生产两个织物口袋。除了两个口袋之外,还利用往复运动形成中间区域或部分。利用往复运动针织的两个口袋和中间部分形成服装的本体,从而该本体显著高于利用初始在GB-1235361中描述的方法制造的本体。
然而,US2962884中公开的方法特别慢,原因是大多数服装用往复运动针织。尽管存在这种不便,但是当前都是利用这种方法生产无缝紧身衣。尤其是,奥地利公司Wolford的无缝紧身衣是利用这种方法制造的,其结合了用于针织腿部部件的连续运动和用于针织本体的往复运动。
US-4022035描述了一种方法,其利用与US2962884类似的技术在圆形针织机上以单个工艺生产紧身衣。在这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利用往复运动针织中心本体部分时,提供合适的针选择,以便直接在圆形针织机上形成服装的开口。该工艺仍然是特别慢的,原因在于其主要利用针筒的往复运动。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利用单个工艺在圆形针织机上针织具有本体和两个腿部部件的连裤袜、紧身衣和类似制品或服装的方法,其克服或减少仍然使用的已知方法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更加快速且更加高效地生产贴身的制品或服装,大致提供一种方法,其中利用针筒的连续运动针织本体,形成两个侧部织物口袋,也就是布置在制品或服装的侧部上的口袋,逐渐减少然后增加每个线圈中的缝线的数量。随着筒进行连续运动,当已经形成每个局部线圈时,在成形减少的同时以及在成形增加的同时,纱线被切割。借助于通过工作针形成的缝线,纱线的端部锚固到织物,从而避免在制品中形成脱离。利用针筒的连续运动而不是间歇运动在服装侧部上形成织物口袋以及形成本体的中间或中心部分,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贴身的制品。
实际上,根据有利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至少一个圆形针床在圆形针织机上生产具有一个本体和两个腿部部件的针织制品或服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管状腿部部件;
-从第一腿部部件的端部线圈开始,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织物口袋,所述第一口袋形成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部分;
-利用连续运动针织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
-从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开始,直到第二管状腿部部件的开始线圈,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二织物口袋;
-从所述开始线圈开始,利用连续运动针织所述第二管状腿部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针织本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同时在织物中形成开口;在最终的产品中,该开口将是用来穿戴该制品的开口。一旦制品已经从进行生产的圆形针织机上移除,最终弹性边缘可以有利地围绕该开口施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莱迪公司,未经金莱迪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2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