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再生制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2627.1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8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7/14 | 分类号: | B60L7/14;B60L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再生制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由电动机进行制动、驱动的车轮,通过该车轮的电动机驱动可行驶,通过电动机的再生制动力提供该车轮的制动力的车辆的再生制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的制动例如如专利文献1记载地,公开有如下的协调控制,即,在将油门踏板释放的滑行行驶、或将油门踏板释放而踏下制动踏板的制动操作时,根据油门释放操作及制动操作等运转状态、自车周边的行驶状态求出请求的目标制动扭矩,通过车轮驱动系统的电动机产生的再生制动、和液压制动及电磁制动产生的摩擦制动的组合,实现该目标制动扭矩。
通过再生制动,电动机发电的电力在电动机的电源即车载蓄电池中蓄电,用于之后的电动机驱动。
在上述的协调控制时,通常采用如下的协调控制方式,即,优先利用再生制动,在仅靠再生制动不能够实现目标制动扭矩的情况下,通过由摩擦制动补偿不足量来实现目标制动扭矩。
这样,将由蓄电池的蓄电状态等决定的可能最大再生制动力作为上限,尽可能地利用再生制动,可将摩擦制动的利用抑制在必要最小限度,将摩擦制动作为热量而使车辆的运动能量消失抑制在最小限度,并且再生制动能够将车辆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并使向蓄电池回收的能量最大。
其结果,能量效率提高,能够提高燃耗率及耗电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153315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再生制动控制中,即使在基于再生制动的充电中,蓄电池耗电力更大,蓄电池蓄电水平逐渐降低,最终,达到即使电动机接受发电负荷也不能产生再生制动力的缺电状态时,产生如下的问题。
若由于上述的蓄电池缺电状态而不产生再生制动力的话,车辆减速度降低该再生制动力消失量,其为与运转状态不同的车辆减速度变化,故而产生给驾驶者带来不适感的问题。
此时,虽然上述的协调控制通过摩擦制动补偿再生制动力消失量,但该补偿在由蓄电池的缺电导致的再生制动力消失后,由该协调控制不能够解决上述不适感的问题。
由此,在协调控制产生摩擦制动力时,使降低了再生制动力消失量的车辆减速度返回到对应目标制动扭矩的原减速度,故而也产生导致制动振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在成为产生这些问题的蓄电池蓄电状态时不能快速得到再生制动力而产生上述问题的事实认识,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成为该蓄电池蓄电状态前的规定时间之前,使再生制动力逐渐降低,由此,不产生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改进的车辆的再生制动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的再生制动控制装置如下地构成。
首先对作为本发明前提的车辆进行说明,该车辆具有由电动机进行制动、驱动的车轮,可由该车轮的电动机驱动进行行驶,通过该电动机的再生制动力提供该车轮的制动力。
在本发明的车辆的再生制动控制装置中,在所述电动机的电源即蓄电池的蓄电状态降低到不能够按照预定那样地产生所述再生制动力的程度之前的规定时间中,使所述再生制动力逐渐减小。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的再生制动控制装置中,在蓄电池的蓄电状态降低到不能够按照预定那样地产生再生制动力的程度之前的规定时间中,在之前使再生制动力逐渐减小,故而在蓄电池蓄电状态降低到上述程度时,能够避免不能快速地得到再生制动力的现象,由该再生制动力消失现象引起的车辆减速度变化(降低)带来的不适感不赋予驾驶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再生制动控制装置的电动车的制驱动力控制系的整体控制系统的概略系统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车辆控制器在为蓄电池缺电状态时执行的再生制动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3是图2的控制程序进行的再生制动控制的动作时间图。
标记说明
1FL、1FR:左右前轮
1RL、1RR:左右后轮(电动机制动驱动车轮)
2:电动机(电动机)
3:最终减速器
4:蓄电池
5:变换器
6FL、6FR:左右前轮制动钳
6RL、6RR:左右后轮制动钳
7:制动踏板
8:电动制动助力器
9:主缸
10:制动单元
11:车辆控制器
12:制动踏板踏力传感器
13:油门开度传感器
14:车速传感器
15:蓄电池蓄电状态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2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积蒸发源
- 下一篇: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