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有机电子器件的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2749.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1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炯;咸允慧;李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H01L51/52;H01L51/56;B32B27/06;B3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顾晋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有机 电子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有机电子器件(OED)的基板,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OED是一种包括至少一个例如可以传导电流的有机材料的层的器件。OED的类型包括有机发光器件(OLED)、有机光电池、有机光电导体(OPC)或有机晶体管等。
通常,OLED——其为OED的代表——依次包含基板、第一电极层、有机层和第二电极层。OLED可分类为顶部发光器件、底部发光器件和两侧发光器件。在称为底部发光器件的结构中,第一电极层可形成为透明电极层,且第二电极层可形成为反射电极层;在称为顶部发光器件的结构中,第一电极层可形成为反射电极层,且第二电极层可形成为透明电极层;以及在称为两侧发光器件的结构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都可为透明电极层。由电极层注入的电子和空穴(hole)可在存在于有机层中的发光层中重新结合,从而产生光。
近来,对柔性OLED的关注的增加引起了对在OLED结构中用塑料基板代替玻璃基板的技术需求的增加。
然而,塑料基板易于遭受水和氧气的渗透。具体而言,当制造包含使用塑料基板的OLED的显示器件时,水和氧气从基板渗透,导致降低OLED的寿命。
通常,为了防止水和氧气对塑料基板的渗透,在塑料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单一的无机阻挡层,或使用无机金属层和有机层堆叠的结构或多个无机阻挡层借助压敏粘合层堆叠的结构。然而,尽管是这样的结构,但是由于阻挡层的部分结晶而使阻挡层和塑料基板之间的粘合强度降低,或由于水的渗透而不能满足OLED显示器所需的水蒸气传输速率(WVTR)。
此外,因为无机阻挡层的这种结构,例如,在称为底部发光器件的结构中,用作透明电极层的第一电极层受到由下面的无机阻挡层产生的应力影响,导致膜分离或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美国专利第6,226,890号
参考文献2:美国专利第6,808,828号
参考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第2000-145627号
参考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第2001-252505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有机材料层和无机材料层共同存在的结构中,由于如上所述产生的应力,很容易发生中间层剥离,导致对OED的耐久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不会引起上述问题的用于OED的基板。此外,本申请旨在提供具有优异的所需物理性质例如高耐久性和高光提取效率的OED,其使用所述用于OED的基板来制造。
技术方案
示例性的用于OED的基板可包含柔性基膜、无机材料层和弹性层。在本文中,无机材料层可形成于基膜之上。在该情况下,弹性层可形成于无机材料层之上或之下,或形成于无机材料层之中。图1示出了其中无机材料层20和弹性层30依次形成于基膜10之上的结构,图2示出了其中弹性层30形成于基膜10和无机材料层20之间的结构,并且图3示出了其中弹性层30形成于无机材料层20之中的结构。所述基板可具有图1至3中所示出的结构的组合。例如,所述弹性层可形成于两个或多个位置,例如在无机材料层之上、之下或之中。此外,所述弹性层和无机材料层可重复地形成于基板之上。
当需要时,所述无机材料层以包含至少两个薄层的多层结构形成,并因此抑制形成过程中的结晶。因此,所述无机材料层可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质,例如,阻挡性质。此外,所述无机材料层还可具有高折射率,所述高折射率是具有通过采用多层结构而获得的阻挡性质的无机材料层所难以具有的物理性质。
施用至本申请的基板的柔性基膜的类型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使用已知常用于实现本领域的柔性器件且具有例如0.05MPa至5000MPa或0.5MPa至2500MPa的弹性模量的柔性层作为基膜。
对于基膜的代表性实例,使用聚合物膜。所述聚合物膜可为,但不限于,包含三乙酰基纤维素、乙烯乙烯醇(ethylenevinylalcohol)、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酸)、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环状烯烃共聚物、聚苯乙烯、聚醚砜、聚酰亚胺、聚降冰片烯、聚酰胺或聚砜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2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