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2791.2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9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末永幸太郎;加贺谷修;井川耕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1/32 | 分类号: | H01Q1/32;H01Q1/22;H01Q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玻璃天线。
背景技术
被作为利用700MHz波段的电波的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ITS)之一研究讨论的车与车之间通信使用在与地表面垂直的方向上极化的垂直极化波。为了高效地进行车与车之间通信的发送和接收,对于垂直极化波而言,需要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并且需要提高对车辆正面方向的增益。
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显示这样的特性的天线。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天线,该天线是由在中央部具有供电点的第1主线路、设在与第1主线路不同的设置位置的第2主线路以及将两条主线路的端部连结起来的两条连接线构成的环形,并且在连接线路上具有电抗元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000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天线的情况下,为了利用垂直极化波得到较高的发送和接收性能,在结构上,必须将供电点设于用于发送和接收垂直极化波的主线路的中央部。即,在将天线配置于汽车用前挡风玻璃的情况下,必须采用使供电点靠近汽车的立柱配置的立柱供电。因此,在车体的设计上,在需要将供电点配置在汽车的车顶侧的车顶供电的情况下无法采用等、设计的自由度受到制限。另外,为了发送和接收垂直极化波,优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导体,在如车顶那样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体的附近进行供电的结构不利于垂直极化波的发送和接收。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垂直极化波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对车辆正面方向的指向性较大并且能够进行车顶供电的天线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导体,其设于窗玻璃;供电点,其设于所述天线导体,具有相互靠近地配置的第1供电部和第2供电部;以及辅助导体,其中,所述辅助导体具有:水平导体,其沿着水平方向呈直线状设置;以及垂直导体,其与所述水平导体电耦合,沿着垂直方向呈直线状设置,所述天线导体配置在所述水平导体与所述垂直导体间的耦合部附近,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第1供电部连接的第1元件和一端与所述第2供电部连接的第2元件,所述供电点位于所述天线导体的沿着所述水平导体的部位,所述第1元件和所述第2元件以所述第1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2元件的另一端相互靠近并在环形的局部形成有缺口部的方式构成半环形元件,所述缺口部设在相对于穿过由所述半环形元件包围的区域的中心点的水平线而言与所述水平导体相反的一侧且相对于穿过所述中心点的垂直线而言与所述垂直导体相反的一侧,在将规定频带的中心频率的空气中的波长设为λ0、将窗玻璃的波长缩短率设为k、将所述窗玻璃上的波长设为λg=λ0·k时,所述第1元件的长度为0.2λg以上且0.35λg以下。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垂直极化波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对车辆正面方向的指向性较大并且能够进行车顶供电的天线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在以车顶106为水平导体且以立柱105为垂直导体的情况下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101的安装位置的俯视图。
图1B是表示在以车顶106为水平导体且以导电体108v为垂直导体的情况下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101的安装位置的俯视图。
图1C是表示在以导电体108h为水平导体且以导电体108v为垂直导体的情况下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101的安装位置的俯视图。
图1D是表示在以车顶106为水平导体且以立柱105和导电体110为垂直导体的情况下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天线101的安装位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玻璃天线的俯视图。
图3A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玻璃天线的俯视图。
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玻璃天线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3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玻璃天线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玻璃天线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电流在环形元件内的流动与电场的放射方向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2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