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火陶瓷冲击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3137.3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1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G.卢克施;S.克勒;G.哈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弗雷克特里知识产权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周心志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陶瓷 冲击 | ||
1.耐火陶瓷冲击垫,在其功能位置具有以下特征:
1.1 底部(10),其限定上冲击表面(10i),
1.2 第一壁(20),其从所述底部(10)向上延伸,且在顶视图中提供以下形状中的至少一者:C,U,V,W,E,3,其中相对的自由端区段(22,24)具有到彼此的最小距离X1,
1.3 第二壁(30),其从所述底部(10)向上延伸且在顶视图中提供以下形状中的至少一者:C,U,V,W,E,3,其中相对的自由端区段(32,34)具有到彼此的最大距离X2,其中
1.4 X1大于X2,
1.5 所述第二壁(30)的自由端区段(32,34)布置在所述第一壁(20)的自由端区段(22,24)之间,
1.6 所述第一壁(20)的自由端区段(22,24)沿水平方向叠盖所述第二壁(30)的自由端区段(32,34),以允许
1.7 对应流出通道(40,50)形成在所述第一壁(20)的相邻自由端区段(22,24)和所述第二壁(30)之间,
1.8 所述流出通道(40,50)布置成使得在所述冲击垫内的对应熔化物在所述冲击垫内呈现水平曲折的流型,包括在流出所述冲击垫之前的U形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陶瓷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20)和所述第二壁(30)的相邻自由端区段(22,24;32,34)平行于彼此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陶瓷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20)和所述第二壁(30)的相邻自由端区段(22,24;32,34)以彼此会聚的方式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陶瓷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20)和所述第二壁(30)的相邻自由端区段(22,24;32,34)以彼此发散的方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陶瓷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20)和所述第二壁(30)的所述自由端区段(22,24;32,34)中的至少一者为平面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陶瓷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20)和所述第二壁(30)的所述自由端区段(22,24,32,34)中的至少一者围绕竖直轴线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陶瓷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20)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至少两个端区段(22,24)之间为平面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陶瓷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垫具有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30)之间的至少一个材料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陶瓷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垫具有在所述第一壁(20)和所述第二壁(30)的相邻自由端区段(22,32;24,34)之间的至少一个材料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陶瓷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20)或所述第二壁(30)中的至少一者的下端区段插入设在所述底部(10)内的至少一个对应凹穴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陶瓷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10)与所述第一壁(20)或所述第二壁(30)中的至少一者设计为一个整体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陶瓷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20)和所述第二壁(30)具有垂直于所述底部(10)的不同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陶瓷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20)或所述第二壁(30)中的至少一者提供上沿(20r,30r),所述上沿(20r,30r)沿平行于所述底部(10)的至少一个方向伸出相邻的壁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弗雷克特里知识产权两合公司,未经里弗雷克特里知识产权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31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齿机及加工齿轮齿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管的内部的除垢设备以及除垢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