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以及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3827.9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3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北村圭史;水谷嘉宏;竹田康人;平井宏树;田中彻儿;前岨宏芳;曾根康介;加藤晃央;二村一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R13/6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权太白,谢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连接器 | ||
1.一种线束,并列地配置多个具备能够与对方外壳嵌合的外壳的连接器,在两外壳嵌合时,所述外壳的前表面朝向与所述对方外壳相对的方向地配置,各连接器的排列方向被设定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所述线束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设置有能够从后方插入与电线的端部连接的端子配件的内腔的外壳主体,
在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划分而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的贯穿部,
在所述贯穿部中,从各连接器延伸出的多根电线在能够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以在高度方向上被限制了浮动的状态密集排列于所述贯穿部中,
所述线束具备布线有在所述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多根电线的干线部和通过将干线部的电线的连接有端子配件的端部拉入到所述外壳主体而形成的分支部,所述干线部的电线穿过所述贯穿部的在所述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两端开口,所述分支部的电线在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处弯曲并仅穿过所述贯穿部的在所述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一端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穿部中,所述多根电线在沿着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平面内在一个方向上并列地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后部划分设置多个所述贯穿部,所述多根电线以被限制了浮动的状态密集排列于多个所述贯穿部中具有最小的开口面积的贯穿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穿部中排列的所述电线具有维持直线性的刚性。
5.一种连接器,具备能够与对方外壳嵌合的外壳,在两外壳嵌合时,所述外壳的前表面朝向与所述对方外壳相对的方向地配置,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配置其他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设置有能够从后方插入与电线的端部连接的端子配件的内腔的外壳主体,
在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划分而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的贯穿部,
在所述贯穿部中,从各连接器延伸出的多根电线在能够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以在高度方向上被限制了浮动的状态密集排列于所述贯穿部中,
连接有所述端子配件且从所述外壳主体延伸出的电线在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处弯曲并仅穿过所述贯穿部的在所述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一端开口,从所述其他连接器延伸出的电线穿过所述贯穿部的在所述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两端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穿部中,所述多根电线在同一平面内在一个方向上并列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后部划分设置多个所述贯穿部,所述多根电线以被限制了浮动的状态密集排列于多个所述贯穿部中具有最小的开口面积的贯穿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设置用于使所述电线穿过所述贯穿部的作业用开口,在使所述电线穿过所述贯穿部之后,通过罩部关闭所述作业用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38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