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液提取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3843.8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1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聪子;坂本宙子;三日市高康;相川良恵;桥本达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A61B1/00;A61B5/00;A61B5/15;A61B10/04;G01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液 提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生物体内插入并提取体液的体液提取用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3年11月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230309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向生物体内导入体液提取用装置并提取体液,使用该体液进行检查生物体的操作。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体液提取器具包括纵长的具有挠性的导管(长轴构件)和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该导管的中空孔内的可动吸收体单元。可动吸收体单元是借助接头机械连结位于顶端侧的由半硬性的原材料形成的轴状构件与位于基端侧的比较柔软的操作线而构成的。在轴状构件的远位端固定有由液体吸收材料形成的吸收体。该吸收体形成为顶端部为大致球状、后端部分逐渐变细的纺锤形。
如此构成的体液提取器具贯穿于内窥镜的通道并被向目标部位引导。在目标部位处提取体液的场面中,使吸收体整体自导管的远位端突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372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体液提取器具中,若为了回收提取了体液的吸收体而将吸收体向导管内收纳,则吸收于吸收体的体液被向吸收体的外部挤出。因此,存在在回收时吸收于吸收体的体液的量不为规定的量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使吸收体吸收了规定量的体液的状态下容易地回收吸收体的体液提取用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体液提取用装置包括:长轴构件,其沿着长度轴线形成有管腔;吸收体,其从未吸收体液的初始状态开始随着吸收所述体液而膨胀,并且在吸收了规定量的所述体液时该吸收体的基端部配置于所述管腔内;以及识别部,其用于识别出所述吸收体吸收了规定量的所述体液。
根据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在所述第1技术方案的体液提取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识别部是以能够从外周面侧观察的方式设于所述长轴构件、且所述长轴构件的内周面侧形成为磨砂加工面的磨砂玻璃。也可以是,所述吸收体在所述初始状态时外径为所述管腔的内径以下且配置于比所述磨砂加工面靠顶端侧的位置。也可以是,当吸收了规定量的所述体液时,所述吸收体的外径变得与所述管腔的内径相等,所述吸收体的基端比所述磨砂加工面的顶端向基端侧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在所述第2技术方案的体液提取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吸收体安装于以能够沿着所述长度轴线移动的方式贯穿于所述管腔内的操作构件的顶端部。也可以是,在使所述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长轴构件移动到了顶端侧时,所述吸收体的顶端部配置于比所述长轴构件靠顶端侧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在所述第1技术方案的体液提取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识别部是以能够从所述长轴构件的外周面侧观察的方式设于所述长轴构件的内周面侧的大花鸭跖草的色素。也可以是,所述吸收体在所述初始状态时配置于比所述色素靠顶端侧的位置。也可以是,当吸收了规定量的所述体液时,所述吸收体的外径变得与所述管腔的内径相等,所述吸收体的基端比设有所述色素的范围的顶端向基端侧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在所述第1技术方案的体液提取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识别部是以从所述长轴构件的外周面到达所述管腔的方式形成的侧孔。也可以是,所述吸收体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未堵塞所述侧孔,当所述吸收体吸收了规定量的所述体液时,膨胀的所述吸收体堵塞所述侧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在所述第1技术方案的体液提取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识别部是以从所述长轴构件的外周面到达所述管腔的方式形成的侧孔。也可以是,所述吸收体的所述初始状态下的外径小于所述管腔的内径,所述吸收体在所述管腔内远离所述侧孔并配置于所述侧孔的径向内侧。也可以是,当所述吸收体吸收了规定量的所述体液时,所述吸收体朝向径向外侧膨胀且所述吸收体的外径变得与所述管腔的内径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在所述第1技术方案的体液提取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吸收体的外周面在整周上接触所述管腔的内周面。也可以是,所述识别部是沿着所述长度轴线形成于所述吸收体的连通孔。也可以是,当所述吸收体吸收了规定量的所述体液时,所述吸收体的所述连通孔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膨胀所述连通孔的半径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3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冷却液体传导的超声波切割刀片
- 下一篇:超大管径直缝焊管成型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