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转基因事件MON87751以及其检测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4096.X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1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K·A·比兹利;W·C·伯恩斯;R·H·科尔二世;T·C·麦克雷;J·A·米克罗斯;L·G·鲁施克;田开荣;卫丽萍;吴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山都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C12N15/82;A0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孟凡宏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转基因 事件 mon87751 及其 检测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基因大豆事件MON87751、包含事件MON87751的植物、植物细胞、种子、植物部分、后代植物、以及商品产品。本发明还提供对事件MON87751具有特异性的多核苷酸、包含事件MON87751的多核苷酸的植物、植物细胞、种子、植物部分、以及商品产品。本发明还提供与事件MON87751有关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6月14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34,899的权益,所述申请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序列表的引用
在文件名MONS357WO_ST25.txt中所包含的序列表是43千字节(如Microsoft中测量的大小)并且创建于2014年6月12日,其在此通过电子提交申请并且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称为MON87751的转基因大豆(Glycine max/soybean)事件。所述事件通过提供先前在大豆植物中不可用的杀昆虫毒素蛋白的独特组合来提供对大豆鳞翅目侵染的两种不同的抗性作用模式。这些杀昆虫毒素蛋白的组合对于防治大豆植物特有的鳞翅目物种侵染高度有效。本发明还涉及与事件MON87751有关的大豆植物、植物部分、植物种子、植物细胞、后代植物、农业产品、以及方法,并且提供所述事件所独有的核苷酸分子,所述核苷酸分子结合将转基因DNA插入大豆(Glycine max/soybean)细胞基因组中生成且可用于检测此事件在含有大豆核酸的生物样品中的存在。
发明背景
大豆(Glycine max)是世界许多地区的重要作物,并且已将生物技术方法应用于这种作物以产生具有所需性状的大豆品种。一种此类所需性状是昆虫抗性。昆虫抗性转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可赋予对植物所需的昆虫抗性性状,但转基因的表达可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驱动转移到植物染色体的单个基因表达的盒的取向和组成、染色体位置、以及转基因插入的基因组结果。例如,已在植物中观察到在转基因的染色体插入位点上不同但在其它方面相同的单个事件中的转基因表达的水平和模式方面存在变化。在事件之间还存在非所需的和/或所需的表型或农艺学差异。因此,经常必需的是,产生和分析大量单个植物细胞转化事件以选择兼备适于获得商业成功的所需性状及最优表型和农业特征的事件。选择优选转基因事件需要广泛的分子表征以及许多年来在多个地方且在多种条件下许多事件的温室和田间试验。收集显著量的效力、表型及分子数据,并且随后由科学家和农学家小组分析所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结果,目标在于选择一个或多个商业上合适的事件。这样一个事件一旦选择便被用于使用植物育种方法将所需的转基因性状基因渗入其它遗传背景中,由此产生含有所需性状且适当地适于特定局部农艺学条件的许多不同作物品种。
依赖于针对昆虫侵染的杀昆虫防治的单一毒素表达的转基因大豆可处于耐久性有限的风险中,这是因为昆虫害虫对毒素的抗性发展的可能性提高。类似地,含有不提供多重独特作用模式的毒性试剂的转基因大豆也可处于耐久性有限的风险中。产生对鳞翅目有毒性的蛋白的第一可利用大豆含有单一毒素蛋白Cry1Ac。已经公开含有Cry1Ac和Cry1F毒素蛋白的最近的大豆转基因事件。如果出现对Cry1Ac的抗性,那么Cry1Ac和Cry1F转基因事件将留下来,其中仅有Cry1F毒素作为其效力来源。因此,必需提供具有两种或更多种以上毒性试剂的大豆植物,这些毒性试剂是由Cry1Ac来防治害虫,其中毒性试剂都不结合靶昆虫中肠中由Cry1Ac结合的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受体。本文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基因大豆事件MON87751,其通过提供对鳞翅目害虫物种有毒性的两种或更多种试剂克服了如上对于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大豆转基因事件所述的耐久性问题,其中两种毒性试剂先前出于靶向大豆鳞翅目害虫的防治目的都未包括在任何大豆植物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山都技术公司,未经孟山都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4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噬菌体的细菌检测法
- 下一篇:杂环化合物